史说世界大讲堂-双色图文版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史说世界大讲堂-双色图文版

史说世界大讲堂-双色图文版

作者:刘凤珍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1365316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8-03-01

出版社:中国华侨


《德伯家的苔丝》
马拉美
勃兰兑斯
霍桑
魏尔伦
莫泊桑
斯蒂文森
王尔德
柯南道尔
契诃夫
欧·亨利
杰克·伦敦
叶芝
泰戈尔
罗曼·罗兰
夏目漱石
高尔基
普鲁斯特
毛姆
茨威格
乔伊斯
伍尔荚
卡夫卡
纪伯伦
劳伦斯
庞德
艾略特
芥川龙之介
福克纳
海明威
川端康成
博尔赫斯
格里菲斯
邓肯
毕加索
德国浪漫派
德国古典文学
湖畔派
侦探推理小说
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
颓废主义
唯美主义
……

现代历史

史说世界大讲堂-双色图文版 节选

  《史说世界大讲堂(双色图文版)》: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说明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第二年,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明确提出人猿共祖论。此后,进化理论不断被完善,古人类化石相继被发现,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观点逐渐得到大家普遍认同。  理论上将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即尚未向人转化的纯粹动物的祖先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阶段,即亦猿亦人阶段(直立行走,能使用简单工具是具有人的特质的基本表现);完全形成的人阶段,即能制造工具的人阶段,该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别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人类起源经历了漫长的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劳动。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是已知人类进化系统的*早代表,根据在南非发现的化石而定名。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约420万-140万年的南非和东非,大体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类,其中纤细型后来进化成更进步的人类。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身体各方面也都不同于猿,具备了一系列人的特征。  早期猿人  约240万-160万年前,早期猿人出现,这是*早的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也称能人,与南方古猿相比,他们的脑容量明显增大。男性700~800毫升,女性500~600毫升。早期猿人已学会了制造工具。  晚期猿人  约180万-20万年前,晚期猿人出现。晚期猿人又叫“直立人”。其头骨扁平,骨壁厚,上脊粗壮,脑容量明显增大,大约为800-1200毫升。直立人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其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这说明原始人类发展到这一阶段时,直立行走的姿势已很成熟。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德国的海德堡猿人、中国的北京猿人,都是古人类进化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晚期猿人。尤其是北京猿人的发现,比较明显地揭示了从猿到现代人转化的中间状态。  爪哇猿人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是世界上发现*早的直立人。直立人头骨扁平,而且向后缩,脑容量的增大是直立人体质进步的*大特征。  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属于早期智人,*先发现于德国的尼安德特河谷,因此得名。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大约10万-3万年前。根据现有的资料来判断,尼安德特人骨骼粗大,肌肉发达,但个子不高,脊椎的弯曲也不明显。这种人以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均有发现。  克罗马农人  克罗马农人是欧洲晚期智人阶段的人类,体质形态方面与现代欧洲人已无多少差别。此阶段的人,体质进化过程基本完成。  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形成的,是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语言自从形成之初,不同部落、不同人群之间就存在着差别。在现代人种形成的同时,不同的语系也渐渐形成了。在生活和劳动中,同一或相邻地区的人群中,对各种各样事物、感情的表达方式日趋接近,其发音的声带震动方式也逐渐趋向一致,并被一代代流传下来,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语系。如分布于亚洲东部的汉藏语系,包括了汉语、日语、朝鲜语等;分布于西亚和北非的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古埃及语族、库希特语族等;分布于东南欧至印度的印欧语系,包括印度语、斯拉夫语、日耳曼语、希腊语等,该语系是当前世界上使用国家*多的一个语系,欧、亚、非、美、澳各洲将近30个国家使用这一语系的语言。其他的语系还有突厥-蒙古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等。  弓箭的发明与使用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称为中石器时代。在中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狩猎的需要,人类发明了弓箭。在距今2.8万年的中国山西峙峪遗址中,发现了箭头状石器。在德国的什列斯维希·霍尔斯坦,发现了属于8.8万~8.3万年前的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早的弓。弓箭是当时的远射程武器,借助于投矛器仅可将矛投出70~80米,而弓箭的射程至少达80~100米。北美印第安人使用的重弓,射程竞达400~500米。弓箭的发明,促进了狩猎的发展,使狩猎成为普通的生产形式之一,也使人类可以经常获得肉类食物、皮毛、骨器等生活和生产资料。  旧石器时代与学院家族  血缘家族  血缘家族是人类社会*早的组织形式。家族内部实行群婚,只按辈分设限,同辈之间皆可通婚,而长辈与子辈之间不可通婚,从而排除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通婚。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单位成员人人平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  普纳路亚群婚  “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意思是“亲密的伙伴”。普那路亚群婚是借用来形容原始社会原始人的一种婚姻状态。  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婚姻的明确概念,原始人只是为了繁衍生存而出现婚姻形式的。原始人**种婚姻家庭形式是族内婚,就是亲族内同辈的男女既是兄弟和姐妹的关系,又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  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活和劳动领域的开阔,同时也为了寻求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族外婚出现了。族外婚也称“普那路亚”群婚。这种婚姻形式禁止了同亲族内人员之间的婚姻关系,实行族外通婚制,这样出现了父方和母方的概念,形成了夫方与妻方的新的称谓制度。普那路亚婚姻逐渐产生出了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即以血缘为联系的婚姻集团。在*初的母系社会,“普那路亚”仍属于群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婚姻形式也不断演变,普那路亚群婚逐渐向对偶婚转变,对偶婚又不断向个体婚变化,*后才演化为今天被广泛采用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式。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1万年)的早期和中期,可以视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的时期,当时的石器多是打制成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制作比较粗糙。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进入晚期智人时期,石器加工日渐精致,还出现了不同材料的复合工具。  ……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