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史/见识城邦简史系列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世界简史/见识城邦简史系列

世界简史/见识城邦简史系列

作者:[美]威廉·麦克尼尔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21703085

定价:88.0

出版时间:2018-06-01

出版社:

世界简史/见识城邦简史系列 目录

赞誉推荐 中文版序言 第四版前言 前言 **部分: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公元前500年之前) **章 人类历史之初 第二章 文明扩散的**阶段(至公元前1700年前) 第三章 公元前1700~前500年中东的世界主义 第四章 印度文明的确立(至公元前500年) 第五章 希腊文明的确立(至公元前500年) 第六章 中国文明的确立(至公元前500年) 第七章 蛮族世界的变化(公元前1700~前500年) **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二部分:各大文明之间的平衡(公元前500~公元1500年) 第八章 希腊文明的繁荣(公元前500~公元前336年) 第九章 希腊化文明的传播(公元前500~公元200年) 第十章 公元前500年~公元200年的亚洲 第十一章 印度文明的繁荣和扩张(公元200~600年) 第十二章 蛮族入侵和农耕文明的应对(公元200~600年) 第十三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十四章 中国、印度和欧洲(600~1000年) 第十五章 突厥和蒙古征服的影响(1000~1500年) 第十六章 中世纪欧洲和日本(1000~1500年) 第十七章 1500年前文明世界的边缘 第二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三部分:西方的支配地位 第十八章 地理大发现及其世界影响 第十九章 欧洲的自我转型(1500~1648年) 第二十章 欧洲的外围:俄罗斯和美洲(1500~1648年) 第二十一章 伊斯兰教王国及其印度教和基督教臣民共同体(1500~1700年) 第二十二章 1500~1700年的远东 第二十三章 欧洲的旧制度(1648~1789年) 第二十四章 美国和俄国(1648~1789年) 第二十五章 亚洲对欧洲旧制度的反应(1700~1850年) 第三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四部分:全球性世界主义的开端 第二十六章 “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引起的西方文明转型(1789~1914年) 第二十七章 亚洲对工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反应(1850~1945年) 第二十八章 非洲和大洋洲(1850~1945年) 第二十九章 西方世界(1914~1945) 第三十章 1945年以来的全球竞争和世界主义 第四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索引 译后记

世界简史/见识城邦简史系列 相关资料

威廉·麦克尼尔把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整体,而人类历史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历史确实已成为一个整体……麦克尼尔把一个复杂的故事讲述得相当流畅易懂。 ——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知名历史学家、《历史研究》作者) 威廉·麦克尼尔学说贡献的意义需要予以重视。此前,世界史大多是留给了外行的业余史家和诸如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阿诺德•汤因比等这样的历史哲学家。在对人类各个文明的兴衰模式和一般规律的研究探索中,他们均把各个文明视为孤立的、可以自行说明的事件来对待。而威廉·麦克尼尔在该书中,则对这种对待时间和空间的非历史的贬低做法加以取代,并由此证明,世界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且知性上受人尊敬的学术研究领域。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知名历史学家、《全球通史》作者) 世界历史的伟大开始,关键的奠基人是威廉•麦克尼尔。 ——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知名历史学家、《新全球史》作者) 世界历史作为一场运动或是一个研究领域的兴起,人们会异口同声地把它归功于威廉•麦克尼尔。 ——凯文•雷利(Kevin Reilly,知名历史学家、美国世界史学会前主席) 威廉·麦克尼尔教授在《西方的兴起》一书中所展现的那种综合能力,在这本《世界简史》中又有天才的发挥,而且,视野更加扩展。这位杰出的历史学家有一种特殊的天赋,他能够将各大文明的发展模式、它们的嫁接移植、冲突斗争以及各自的贡献有机地联系到一起,整合为一部全球的历史。 ——杰弗里•布鲁恩(Geoffrey Bruun,知名历史学家) 威廉·麦克尼尔更清楚地认识到,汤因比强调世界文明的隔离是错误的。他认为文明之间一直是相互联系的,这些联系常常是社会变化的通衢。这种认识成为《西方的兴起》和《世界简史》的指导原则。……在世界历史教学方面,他不是孤独的。*终,美国有数千所大专院校、高中开设了世界历史课程。现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5万学生学习世界历史课程。教师们可以选择的教材多达24种,但是很多教师仍然喜欢选用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简史》。 ——J•R•麦克尼尔(J. R. McNeill,知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之子) 一本书能够长销几十年,一定有其原因。本书的两个特点也许可以解释它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强的生命力:首先,它从一个简单的视角(文明的互动)出发,对于世界历史的叙述一以贯之,容易理解;其次,跟其他大多数教科书相比,它尤为清晰简洁。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本书作者) 美国与我同僚及学术关系久而且深的威廉·麦克尼尔等无一不预觉到世界之进入“大一统”局面,无一敢深信这行将一统世界的大帝国(及其盟属)能有*必要的智慧、正义、不自私、精神、理想和长期控御无情高科技的力量而不为高科技力量所控御。今后全球规模大一统帝国继续发展演化下去,是否能避免以往各大文化的*后没落与崩溃,正是关系全人类命运不能预卜的*问题。治中国通史不能仅凭传统经史的训练,具有近现代世界眼光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何炳棣(中国历史学界泰斗、《读史阅世六十年》作者) 这本书在四十多年前出版,轰动一时,成为世界史的标准教科书。现在的历史教学与研究,世界史已是显学。过去以国家历史为主题的史学,竟在逐渐转变为全球史观。从这个角度看,麦先生的书,的确有发踪之功。 ——许倬云(知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誉退休讲座教授) 《世界简史》以文明为单位,书写文明的互动,强调文明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认为人类历史有整体性,而关系则是整体性的体现。在这个方面,威廉·麦克尼尔尽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钱乘旦(知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若从威廉•麦克尼尔1963年发表《西方的兴起》一书算起,时间已过半个世纪,全球史不仅没有淡出史坛,反而被普遍承认为一种历史叙述范式。在“全球视野下”重新审视人类历史活动,修正原有结论,开启新的思考,更成为史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刘新成(知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全球史研究中心教授) 假使有人想找一本中文(或中译)的西洋通史或世界通史,我建议先到Google,直接搜寻“威廉·麦克尼尔”或“William McNeill”就对了。 ——周梁楷(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专业的训练和充满想象力的眼光使得他能写出一部又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李弘祺(美国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威廉·麦克尼尔的书中,各种文明总是在相互作用,并同周围的非文明社会群体彼此影响。他认为,这种涉及技术、文化和经济交换(如贸易)等领域的接触是导致各文明内部演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邵东方(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 威廉·麦克尼尔治学严谨勤奋,著述宏富,耄耋之年尚笔耕不辍,对文明史的关注与研究是其史学成就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从一定程度上讲,麦氏史学成就即得益于他对文明和文明史深刻而独到的认识。 ——王晋新(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世界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街区·城池     下一篇:中国通史(插图典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