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作者:俞为洁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9715642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0-09-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本书特色

史前植物考古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历史较短,对其的综述性研究,我国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中国史前植物考古》捷足先登,弥补了这一空白。
史前植物考古所涉及的采集植物的上限是难以界定的,本书据考古发掘所探明的年份,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史前植物考古所涉及的采集植物的下限,则与植物驯化、农业起源相衔接。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内容简介

植物考古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对考古发现的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的研究,来解释古代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这些年学界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植物遗存的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摸索改进以及各遗址检测资料的积累上,资料和研究都处于零散状态。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对这些零散的资料,做个相对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史前植物考古的一个阶段性小结,虽然还很薄弱,但构建起了一个初步的框架,至少有利于今后整个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目录


前言
**章 植物遗存的类别及其检测技术
**节 植物大遗存及其检测技术
第二节 孢粉化石及其检测技术
第三节 植硅体及其检测技术
第四节 植物淀粉粒化石及其检测技术
第二章 饮食文化与植物
**节 史前人类是偏素的杂食者
第二节 考古发现的食物类植物大遗存
第三节 野生植物的采食
第四节 植物对渔猎的影响
第五节 植物对作物栽培的影响
第六节 植物食料的烹饪和食用
第三章 服饰文化与植物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节选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内容简介:植物考古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对考古发现的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的研究,来解释古代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近二三十年以来才在中国兴起,目前主要应用于史前和先秦考古。但这些年学界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植物遗存的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摸索改进以及各遗址检测资料的积累上,除了对稻作起源等个别论题有较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外,其他资料和研究都还处于零散状态。《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的写作目的,就是对这些零散的资料,做个相对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史前植物考古的一个阶段性小结,尤其是对植物与非物质文化关系的探讨,虽然还很薄弱,但构建起了一个初步的框架,至少可以引起学界重视,有利于今后整个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 相关资料

插图:如今,植硅体检测法已成为植物考古最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因为它有以下几个别的检测法无法替代的优势。(1)孢粉化石是孢粉细胞落入土壤时,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其中的有机质部分被土壤中的无机矿物元素替代而形成的。因此,植物产生的孢粉量和最后形成的孢粉化石之间,在数量上会有一个巨大的损失,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粒孢粉落入土壤后都能形成化石。植硅体是植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植物体死亡后,有机部分腐烂分解了,但体内已形成的植硅体则会全部存留在土壤中。因此,相较于孢粉化石,植硅体基本可以如实地反映其原生状况。例如稻,目前大多以水稻叶片中运动细胞植硅体作为检测目标,叶片不像稻谷那样成熟时会被收割回村庄(早期稻作只收摘谷穗),叶片中的运动细胞植硅体也不会像花粉那样随风向四周飞散,所以残留有大量稻叶硅化运动细胞的地方,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当时种稻的地方。一般认为每克干土壤含5000个水稻稻叶运动细胞植硅体时,即可认定取土样的地点就是水稻田。江苏吴县草鞋山和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水稻田都是用这种植硅体检测法检测出来的。(2)植硅体极耐酸碱,能在土壤中长久保存。实验表明,除去pH>9的超高碱性地带外,几乎任何地质环境都不会影响植硅体的长期保存。因为硅体的主要成分是硅化物,其化学成分与玻璃一样,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很稳定,耐高温、氧化和酸,所以不会发生物理降解和生物腐蚀作用,在自然界可存留百万年以上。即使被烧过,只要温度低于800℃也能得以保存。因此,一些早期低温陶的陶土、红烧土、铸范等也可用作检测土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自然科学 生物科学 植物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