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作者:敖天其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1481752

定价:46.0

出版时间:2015-01-01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内容简介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注重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有理论知识,也有相关案例,内容主要有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概述、实验室各种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种类、实验室安全技术与环保常识、安全防护与环保技术、实验室安全环保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目录

**章 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概述
**节 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基本知识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基础
第三节 实验室主要安全环保隐患和事故
第四节 安全绿色实验室的建设内涵

第二章 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节 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概述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危害
第三节 常用化学化工实验装置设施
第四节 化学化工类实验室管理要求
第五节 化学化工常见安全事故防护及应急处理

第三章 实验室电气环境与电气安全
**节 实验室的电气环境
第二节 实验室用电安全要求
第三节 电气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

第四章 机械类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节 机械安全概述
第二节 机械的危害及原因
第三节 机械实验室安全防护
第四节 典型机械安全操作
第五节 噪声与粉尘的危害及防护

第五章 生物类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第二节 实验生物存在的危害和分级
第三节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及分级
第四节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第五节 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第六章 辐射安全与防护
**节 核辐射
第二节 微波辐射
第三节 光射辐射

第七章 实验室计算机及信息安全
**节 计算机软硬件安全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三节 实验室数据安全
第四节 废旧计算机处理

第八章 野外实践安全与常用医疗急救知识
**节 野外实践安全知识及救援
第二节 常用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节选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四)火场逃生与救人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消防队报警,同时通报实验室及系、院所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听到警报后应该按计划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在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之前,着火实验室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就是疏散人员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火场上受火势威胁的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当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由公安消防队指挥员组织指挥着火实验室的灭火和人员疏散工作。  及时灭火、及时逃生是火灾发生时应遵循的重要准则。发生火灾后,应尽量迅速利用灭火器、清水等将火扑灭,*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一旦发现或意识到自己不能将火扑灭,而可能被烟火围困,生命受到威胁时,应立即采取适宜的措施逃生,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火场外需要进入烟火封锁区域实施救助疏散时,必须佩戴面罩、呼吸器具、导向绳、照明和通信器材等安全保护器具,并应在喷雾射流的掩护下,直接冲人被困人员房间,采用各种可能的但必须是安全的方法,进行搜救和营救。救助中如果安全疏散通道被烟火封堵,应以水枪开路,扑压明火、烟雾和防止轰燃发生。当有较多的人需要穿过被烟封锁的通道时,应在人流之前用喷雾水流排烟。  处于房间窗口和阳台上的被困人员,当被烟雾笼罩又暂时不能获得求助疏散时,救助人员应快速进入房间内,利用喷雾水流向房间外驱烟。总之,应根据被困人员所处的位置、环境状况及受威胁程度,灵活地利用建筑物的特点、救生器具和各种可能的方法,积极开展施救行动。一、爆炸的防护及应急处理(一)防爆技术与措施爆炸事故的发生一般包括三个过程:一是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和燃爆的开始,二是爆炸范围的扩大和爆炸威力的升级,三是爆炸力造成灾害性的破坏。防爆技术就是运用爆炸原理,阻止**个过程的出现,即控制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和控制火源,使之不能点燃;限制第二个过程的发展,即切除爆炸传播途径和破坏爆燃升级为爆轰的条件;防护第三个过程的危害,即减弱热力、压力和冲击波等对人员的伤害和对设备、仪器以及邻近建筑的破坏。  为预防火灾或爆炸灾害,重点在于对危险物质和着火源的严格管理。着火源分为冲击摩擦、明火、高温表面、自燃发热、绝热压缩、电火花、静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在易燃易爆的实验场所,铁器互相撞击或与混凝土地坪的冲击,均能产生火花而成为着火源。代替铁制工具的有镀青铜或铝合金做的锤子、扳手、钳子等,也可用镀钢或镀铬的钢铁件(但注意必须经常检查镀层是否完整)。搬运盛有易燃气体及液体的金属容器时,严禁抛掷、撞拉、滚动,以免产生火花。  (二)防爆装置  对于易燃易爆物质数量较多、设备和管线又连通在一起的场所,如果一处发生爆炸,易于扩展到其他部分。为了阻止爆炸扩展和减少破坏,人们从许多爆炸的事例中,总结了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研制了防止爆炸扩展的安全装置,并在生产设备上安装应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1)阻火器。阻火器一般安装在易引起燃烧、爆炸的高热设备与输送可燃气体、蒸汽管线之间,以及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设备的排气管上。  (2)安全阀。安全阀是为了防止高压设备和容器内压力超过限定而爆炸的装置。安全阀的动作压力,一般较设备的工作压力再增加10%~15%来进行设置。工业上常见的安全阀有静重式、杠杆式、弹簧式等。  (3)火星熄灭器。火星熄灭器又称防火帽,一般安装在易产生火星的设备和装置上,以防止飞出的火星引起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燃烧爆炸。例如,在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和防爆电器等。三、化学中毒及防护(一)中毒的途径与危害一般将接触后会损害机体的组织器官,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病变的化学品称为有毒化学品。由有毒化学品引起的疾病称为化学中毒,化学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1.途径  有毒化学品中除了酸、碱及少数腐蚀性物质可以对皮肤或黏膜发生直接作用外,绝大多数有毒化学品均须被机体吸收并达到一定浓度以后,才能产生毒害作用。吸收速度的快慢与该化学品的存在状态及理化性质有关。一般有毒气体比有毒液体容易被人吸收,有毒固体吸收较为缓慢。无论有毒化学品通过哪种途径进入机体,都必须通过细胞膜产生作用,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乙醇)的化学毒物可以直接通过细胞膜,所以进入机体后吸收很快;水溶性的化学毒物不是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而是以滤过方式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膜孔,而且只有比白蛋白小的分子才能通过,所以水溶性毒物被机体吸收的速度比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化学毒物慢。固体毒物须以吞噬的方式进入细胞,故速度*慢,但易溶解固体毒物比不易溶解固体毒物的吸收快。化学中毒的途径*常见的是经口摄入(如用手接触化学毒物后没有洗干净就取食物吃,导致食物上可能沾染化学毒物而经口摄入)、经呼吸道吸入(如生产、实验环境中有毒溶剂大量挥发,操作人员却不戴口罩)和皮肤吸收(如操作人员不戴手套直接用手接触有毒化学品)等。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自然科学 化学 化学实验(实验化学)

在线阅读

上一篇:代数K理论     下一篇: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