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辛逸,黄延敏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1998552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08-05-01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有效的分配制度
   一、公平有效的分配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成为社会和谐的主要障碍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二、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成因
 第三节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二、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更加注重再分配的合理性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节选

理论篇
**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古今中外和谐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现实的国情提出的社会建设构想。
**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尤其是经典作家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可以为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实践上的借鉴。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中的“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观首先体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小康社会的向往中。儒家的小康社会是针对春秋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提出的,带有更多“礼治”的色彩,这与其重视人伦的社会思想基本吻合。
  ……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政治军事 政治 党政读物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