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研究
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研究作者:李莹著 开 本:大32开 书号ISBN:9787501234899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09-03-01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第一节 战后改革与保守政治的起点
1.1.1 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的制度基础——“新宪法体制”
美国占领日本后,出于自身的战略需要,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民主制度,这是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发展的制度基础。
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波茨坦宣言》是反映反法西斯盟国对日占领政策的第一个公开文件,它超越了对战败国进行军事惩罚和战争赔偿的既有框架,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造的基本构想。其中心意思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确立对基本人权的尊重,二是确立民主的政治制度。1945年9月22日,美国公布《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确定对日占领的最终目的:(1)通过非军事化和排除军国主义势力的方法,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及世界和平的威胁;(2)建立尊重基本人权和自由的民主的政治体制。用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的话来说,就是要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来防止日本再次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根本思想是预防未来的日本侵略,解除军备,进行直接预防;建立一个具有不发动侵略战争精神的政府,进行间接预防”。基于上述目的,美国以盟军总司令部(CHQ、简称“盟总”)的名义发布了一系列民主化指令,对日本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等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改革,其中,于1946年公布、1947年5月正式施行的《日本国宪法》是诸项改革的集大成者,它所确立的“新宪法体制”,成为日本战后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新宪法的基本精神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国民主权的确立;二是对人权的全面保障;三是放弃战争、不保持战力、否认交战权的“不战条款”。它所体现出来的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的政治理念,给日本的战后政治体制带来了明确的转换:
1.“国民主权”原则的确立
1898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又称明治宪法)虽然在形式上采取君主立宪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但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等,天皇集所有国家权力于一身,同时也是全体国民道德的归宿,这实际上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天皇制”。对天皇制的改革也是战后民主化改革的关键环节。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首先从自身否定了天皇是现身神和日本民族优越于其他民族的神话,随后,新宪法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采取了“象征天皇制”原则,规定“主权属于国民,
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研究 作者简介
李莹,女,1973年生,祖籍辽宁沈阳。1994年毕业于洛阳外国语学院,获日本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历史学博士学位。在《世界历史》、《当代亚太》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日本研究的论文若干篇。现就职于天津东北亚研究所。
政治军事 政治 世界政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