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作者:童乔慧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18065366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10-07-0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澳门土地神庙和广泛参阅相关文献,透过不同的文化视角全面地探讨了澳门土地神庙的历史缘起、文化内涵、空间坐落和建筑样式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就澳门的民间信仰问题、澳门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澳门的城市建设与土地信仰、澳门土地神庙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展等展开论述,颇具现实意义。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目录

前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与全书架构
四、澳门土地神庙研究现状述评
**章 澳门土地神庙的历史溯源
 一、澳门土地神庙的地理及自然溯源
 二、澳门土地神信仰的历史与文化溯源
 三、澳门与闽粤地区土地神庙的历史比较 
第二章 澳门土地神庙的社会表现
 一、澳门土地神信仰的社会职能
 二、澳门土地神信仰与市民生活
 三、澳门土地神信仰的继承发展 
第三章 澳门土地神庙的空间坐落
 一、澳门土地神庙的空间分布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节选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澳门土地神庙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是民间广为信仰的一种乡土文化形式。由於土地神庙在规模上数量繁多,建筑形式也各有侧重。本书将从历史的角度对澳门土地神信仰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综述,从文化层面解读澳门土地神信仰的相关社会现象,再从城市空间的维度分析土地神庙的分佈、座落与华人聚落结构的关系,并从建筑学的角度对澳门土地神庙的建筑形式、建筑做法、组成元素以及各种装饰细部进行阐述,*后并将澳门土地神庙与本地区其他中式宗教庙宇、以及外地土地神庙进行多方面的比较。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人口对于宗教信仰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了解澳门的人口结构是相当重要的。在13世纪以前,澳门为荒芜之地,稀有人烟,亦未正名。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至恭帝德祐二年(1276)蒙古族入主中原,闽浙一带南宋官兵纷纷南逃,澳门始稍有人烟①。南宋末年(1277),元兵大举攻宋,南宋将领张世杰率领军民50万人,船2000多艘,拥幼主宋端宗赵星逃到香港屯门及澳门路环、仔一带海面,曾上岸栖居,并依仗妈阁山及路高地,击退元军,给澳门带来过短暂的喧闹。战后,只留下少数南宋军民在澳门栖身,澳门成为我国沿海的一个渔村,人口逐渐增加。澳门开埠以后,商业、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集聚。明嘉靖四十年(1561),澳门约有葡商五六百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人口已超过5000人,其中葡人占有900。据庞尚鹏1564年的奏疏说:“近数年来,始人濠镜澳筑室居住,不逾年多至数百区,今殆千区以上。”②1640年澳门人口达4万人之众,是澳门人口的第一次高峰③。明末农民起义引起了全国性的政治动荡,影响到沿海地区,从而波及澳门的经济和人口。清统治者推行海禁政策,乾隆八年(1743),澳门人口下降到5500人,其中葡人约占3500人④。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禁烟造成澳门人口又一次大幅下降。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作者简介

童乔慧,女,1976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毕业,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任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文脉保护与更新、东西方建筑文化比较、中国古典园林等。出版专著有《澳门城市环境与文脉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澳门土地神庙研究

哲学/宗教 宗教 宗教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