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作者:(美)杰克?康菲尔德 保罗?布里特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807092698 定价:25.0 出版时间:2009-08-01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本书特色
《宁静的森林水池》是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致力于中国人的心灵成长与文化重建,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的经典开示解析伟大的森林苦修传统,照见心底的贪婪恐惧愚痴
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内容简介
简介 阿姜查用许多年的时间在一个森林寺院巴蓬寺做行禅和坐禅,实践一种简朴而有节制的佛教修行叫做「每日正念」[dhudanga]。《宁静的森林水池》反映了泰国的森林僧人宁静、精深而喜悦的修行生活。在两位曾经出家为僧的西,万人编著下,阿姜查的谦卑言辞唤醒了我们探询、惊叹、领悟以及内心宁静的潜在精神。 在阿姜查眼中,执著是一切受苦的根源。领悟生活本性的无常、苦和无我是他为人类幸福及达成开悟所带来的信息。要灵活地把握执著的本意,我们必将被引向修行的新境地——平衡之道,即中道。
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目录
致谢序前言**部分 理解佛陀的教导简单之道佛教心理学中道学习和体验断除疑惑鸡还是蛋?超越言词,自己去看心贼第二部分 端正我们的知见错误之路就是这样正见追随你的老师让烦恼饥饿信任你的心乐与苦你为什么修行?分别之心让树生长感官对象和心好事做过头世界的问题第三部分 生活就是修行动中修行不模仿抓蛇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戒德随他去戒、定、慧的螺旋之道真正的爱什么是自然的?在生活中学习适度对抗你的心自力放下第四部分 禅修与正规修行正念七天开悟内观的本质:观照你的心学习唱诵行禅忘记时间谁病了禅修中需要注意的修定静观万物坚持住树叶永远在掉落第五部分 森林里的课程出家人的生活你想逃到哪里?制约寻找佛陀戒规只是工具自力向左,向右简明的教导不安的对治学习教导他人唱诵的深义*好的禅修是什么?劳作的佛法一顿美餐与他人和谐相处阿姜查的茅屋出家人不闲聊神圣仪式与大热天对治贪欲真实的魔术场景改变了,但是内心还是原样在家修行第六部分 问答录问与答第七部分 达成无我是的,我讲禅简短而直接未敲的铜锣地下水没有什么特别的佛陀的喜悦在你里面什么也没有拾芒果结束语永恒的佛陀佛教用语及英汉对照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节选
《宁静的森林水池》讲述了: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在西方,人们在学瑜珈、柔道和禅修这些东方事物,而在东方,人们在学科学、商业和西方艺术与哲学这些西方事物。这正是一个阴和阳转换非常迅速的年代。因此如果你固执于任何观念——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事情是怎样的,事情应该怎么样,那么你就会有麻烦;你就不能跟这个世界联接。但是,如果你放下一切,放下你的所有观念和见解,那么真相就在你眼前:天是蓝的,树是绿的,糖是甜的,盐是成的。
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相关资料
我们没有检视自己,只是追随欲望,只想做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却陷于无尽的执取和恐惧的轮回之中。不论我们做什么,我们只求舒服。如果我们不再有舒服和愉悦,我们就变得不快乐,愤怒和憎恶随之而起,我们就这样陷于自己的心,不断受苦。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思想追逐感官对象,同时,不管思想把我们带到哪里,我们都紧随其后。然而,思想和智慧是两回事。在智慧中,心变得宁静,静止下来,我们只是觉察,只是接受。一般来说,当感官对象出现,我们就思考它们,沉迷其中,不断演绎,为之焦虑。而实际上没有一个感官对象具有实在性,它们都是无常、苦和空。把它们解剖开来看,只有这三个特性。当你再次坐下,它们会再次升起,但是只要持续观察和检验它们就可以了。修行就像照看一头水牛和一片稻田。心就像一头想要吃稻谷(就是感官对象)的水牛;那个觉知者就是主人。想一想这个比喻:你放养一头水牛,让它四处活动但是一直看着它,你不能置之不理,假如它靠近稻谷,呵斥它,它就退却了,假如它很犟,不听你的呵斥,你就拿一根棍子抽打它。白天别睡着了,听任事情发生,否则你的稻谷肯定会所剩无几。当你观察自己的心,觉知者不断地观照着一切。就像经文所说,“那个心的观察者应该防止恶魔的陷阱。”心就是心,但谁是那个观察它的人?心是一回事,觉知者是另一回事。心同时是思想过程和觉知。觉知心:觉知它碰到感官对象是怎样的,当它与感官对象分开时又是怎样的。当觉知者以这种方式观察心,智慧就升起了。假如它碰到一个感官对象,卷入其中,那它就像那只水牛。不管它走到哪里,你必须看顾着它。当它走近稻谷,呵斥它,它不听的话,就用棍棒打。当心经历感官接触,它就黏附上去收紧了。当它收紧时,那个觉知者必须开导它,跟它解释什么是好的和坏的,指出因果的运作,让它看清任何它附着其上的事情都将带来它不想看到的结果,直到头脑变得明白事理,能够放下。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才会产生效果,头脑才会平静下来。佛陀教导我们放下一切,但不是像一头牛一样地放下什么,而是带着觉知和意识地放下。为了让我们了解,佛陀教我们多实践,多深入,牢牢守住佛、法、僧的原则,把它们直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我从来就是这样修行的。在教导门徒时,我也是这样教他们的。我们想要看清真相,但不是在书里找,也不是把它作为我们头脑中的一个理念。如果心还没有解脱,就去沉思每个境遇的因果直到心清楚地看见,并从它自身的局限中解放出来。
哲学/宗教 宗教 佛教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