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

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韩)白敏祯 著,李永男 译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7204577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13-04-01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白敏祯所著的《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部分同时探讨丁若镛如何接受西学却与西学又保持距离,批判朱子学但又部分接受朱子学。   本书第二部分的**章“古代儒学的重新认识”部分,便提供了丁若镛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把西学、古代儒学和朱子学传统结合起来的线索。当然,丁若镛对西学、古代儒学和朱子学不是进行简单的综合,他站在自己的哲学立场上,接受西学,重新解释古代儒学,批判朱子学。本书第二部分后两章主要讨论这一问题。   本书将通过丁若镛哲学中的心性论、修养论及政治社会学性质的经世学,阐明丁若镛哲学特有的体系,并进一步阐释其与传统思想的区别,从而论证丁若镛既不是回归古代儒学的复古主义者,也不是西学这个外来异质思想的盲目追随者,更不是完全否定朱子学的时代叛逆者。

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 目录


序 论
**部 对朱子学和西学的批判与整合
**章 朱子学和西学的思维体系
**节 朱子学的思维体系
一、形而上学宇宙论和人论
二、“中和新说”的心性论和修养论
三、人心道心说的哲学内涵
第二节 《天主实义》的思维体系
一、中世纪经院主义(scholasticism)世界观
二、经验主义存在论与人论
三、主知主义自由意志伦理学
第二章 接受西学与批判朱子学
**节 对《天主实义》的接受
一、人格上帝观和经验主义存在论的接受
二、对人的本质及自由意志的深思
第二节 对朱子学的批判
一、对朱子学世界观的批判
二、对朱子学人性论的批判
三、对朱子学修养论的批判
第三章 批判地接受朱子学、与西学保持距离
**节 有选择地接受朱子学理论
一、对朱子“人心道心说”哲学内涵的接受
二、对《中庸或问》里“中和说”的接受
三、认同朱子学的哲学价值
第二节 丁若镛哲学与《天主实义》的区别
一、“上帝”与“天主”的涵义与作用的区别
二、对形式因之“本性”概念的批判
三、与主知主义心论的差异
第二部 丁若镛哲学体系的特征
**章 古代儒学的重新认识
**节 重新审视古代儒学中的上帝和人
一、上帝的意义、作用
二、人类先天的道德欲望
第二节 对古代儒学心性论和修养论的洞察
一、“慎独”和“中庸”的涵义
二、克己复礼和大体小体论
三、“孝弟慈”与德的实现
第二章 丁若镛心性论的结构
**节 本性嗜好说论证和哲学内涵
一、本性嗜好说的涵义
二、本然之性向天命之性的转变
三、天命之性的两种论证
第二节 人心道心说和丁若镛的心性论
一、《尚书·大禹谟》16字心法的考证
二、丁若镛批判朱子的主旨
三、《心经密验·心性总义》及《梅氏书平·阎氏古文疏证抄》的心性论体系
第三章 丁若镛的修养论和经世学
**节 “慎独”修养论和“恕”的实践论
一、慎独和执中
二、“恕”的实践原理和“仁”的实现
第二节 以经学摸索经世学
一、丁若镛经世学的背景及结构
二、丁若镛经世学的经学基础
结论
补论:关于丁若镛的既往研究倾向及反省
一、序论
二、以儒学的问题意识为中心的研究
三、强调与西学的关联性的研究
四、对西学与儒学关系的中立立场的研究
五、结论
参考书目

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白敏祯,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研究教授。著有多部专著、译著和数篇论文。其专著有《孟子:儒学的哲学辩论》《中国哲学史话第二卷:由王道及修心》《走进讲堂的儒学家们:孔子到丁若镛的十三位儒学家》等,译著有《与李侗先生的会谈:(延平答问)》《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吉尔·德勒兹与政治》等。2007年获第八届“茶山学术优秀奖”。

丁若镛哲学思想研究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