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作者:张谷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10122878

定价:49.0

出版时间:2013-12-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本书特色

      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本书是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成果。《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时间跨度涉及日本古代、中世和近世,而以近世为重点,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学派和人物如徂徕学派、国学家、海保青陵、安藤昌益、三浦梅园、松尾芭蕉以及禅僧等为例,从哲学、宗教、文学、社会思想等各文化领域入手,通过解读主要相关文本,探讨道家思想对这些文化领域产生影响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呈现出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的总体面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

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内容简介

    张谷编著的《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专门考察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的基本状况及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全书时间跨度涉及整个日本思想文化史,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日本各历史时期文化领域和类型(包括自然哲学、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批判思想、人生哲学、文学、神道、禅宗等)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和人物(如圣德太子、空海、荻生徂徕、太宰春台、服部南郭、安藤昌益、海保青陵、石田梅岩、三浦梅园、契冲、贺茂真渊、本居宣长、松尾芭蕉、佚斋樗山等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人)为例,通过解读主要相关文本,深入探讨道家思想对这些文化领域和类型产生影响的内容和方式,以呈现出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的总体面貌。*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建构自然哲学的理论依据、社会文化批判的思想武器、政治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生的理想境界、开发智慧的思想资源等五个方面,而其变化则主要是趋于隐蔽、与儒家结合以及日本化等。

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目录


引言
**章  道家思想在日本上古的传播和影响
  一、邪马台国“鬼道”与道教的关联
  二、道家文献在日本上古的传播
  三、圣德太子与道家思想
  四、道家思想对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影响
第二章  日本古代知识阶层与道家思想
  一、奈良平安时代道家文献的流传
  二、《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作者的道家宇宙论
  三、《怀风藻》和《万叶集》中的道家感悟
  四、空海与道家
第三章  日本中世禅僧的道家情结
  一、中世禅林的老庄研究
  二、禅僧汉诗中的道家思想
第四章  日本神道教义中的道家倾向
  ——以伊势神道和复古神道为中心
  一、伊势神道教义的道家特征
  二、复古神道对道家的认同和吸收
第五章  日本中、近世文学中的道家意蕴
  ——以《徒然草》等为例
  一、《徒然草》的道家旨趣
  二、“蕉风”文学中的“庄韵”
  三、《田舍庄子》:作为通俗文学的《庄子》
第六章  日本近世哲学中的道家思维
  ——以三浦梅园等为例
  一、江户时代的老庄学
  二、三浦梅园哲学中的道家思维
  三、安藤昌益哲学中的道家思维
第七章  日本近世政经思想中的道家理念
  ——以徂徕学派等为例
  一、荻生徂徕政治思想中的道家因素
  二、太宰春台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认取
  三、服部南郭对道家社会理想的认同
  四、徂徕学人性论与道家思想的关联
  五、海保青陵经济思想的道家特色
  六、石田梅岩的町人思想与道家
第八章  日本近世社会批判思想中的道家理路
  ——以安藤昌益为例
  一、“法世”批判中的反人为逻辑
  二、理想社会构想的“法自然”特性
第九章  日本近世人生论中的道家精神
  ——以服部南郭等为例
  一、服部南郭“隐”的人生追求
  二、《劳四狂》“真乐”的生命意境
  三、安藤昌益“真人”的理想人格
  四、三浦梅园“忘”的精神境界
结语: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
附录: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研究综述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作者简介

      张谷,陕西西安人。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研修一年。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家哲学、中日哲学交流与比较等方面研究。在《武汉大学学报》、《鹅湖》、《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出版译著《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儒教、佛教、道教》(合译)等,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家哲学对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等多项研究课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在线阅读

上一篇:跨越时空的对话     下一篇:中国中古思想史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