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神学导论
基督教神学导论作者:(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斯(Alister 开 本:26cm 书号ISBN:9787550296565 定价:138.0 出版时间:2017-07-01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基督教神学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牛津大学教授基督教神学几十余年的心得之作,简洁而清晰地阐述了有关基督教神学的基本知识。书中概述了历代以来基督教伟大传统中的核心主题,向读者展现出基督教神学的丰富思想及其历史渊源,通过分析与思考来让读者理解每种思想的优劣,让读者充分掌握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点与深刻洞见。作为当今国际上*受欢迎的基督教神学教科书,本书选材精当,编排合理,广受世界各地师生欢迎。无论是研习基督教神学,还是了解基督教文化,本书都是必读的入门佳作。
基督教神学导论 内容简介
《基督教神学导论》这部作品知识广博、叙述明晰。阿利斯特 ·麦格拉斯既精通神学思想史,又善于写作表达,二者的融合*终产生出这部在该领域普遍适用的教材佳作。
—— 加百利 ·法克利(Gabriel
Fackre),美国安德沃 ·牛顿神学院(原属哈佛大学)教授
阿利斯特 ·麦格拉斯在致力于介绍基督教神学方面堪称大师。第五版延续了之前的风格,老师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所有研究基督教神学传统的学者都将受惠于麦格拉斯。
—— 道格拉斯 ·米克斯(M.
Douglas Meeks),美国范德堡大学神学院教授
这部精心之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丰富的知识、简明的方法和标准、虽不易掌握却清晰明白的基督教语言,引导成千上万的学生进入神学之门。
——《宗教与神学》(Religion and Theology)书评
基督教神学导论 目录
**部 划时代的里程碑:历史时期、主题、基督教神学家 导 论 **章 教父时期(约100—约700年) 1.1 神学活动的初期中心 1.2 教父时期概述 名词解释 教父时期的神学议题 1.3 重要神学家 殉道士查斯丁(约 100—约 165 年) 里昂的爱任纽(约 130—约 200 年) 德尔图良(约 160—约 225 年) 奥利金(约 185—约 254 年) 迦太基的奚普里安(死于 258 年) 阿塔那修(约 293—373 年) 卡帕多西亚三杰 希波的奥古斯丁(354—430 年) 1.4 重要的神学争辩与发展 确定《新约》正典的范围 传统的作用:诺斯替争辩 普世信经的制定 基督的神人二性:阿里乌争辩 三位一体教义 教会教义:多纳图争辩 恩典教义:伯拉纠争辩 重要术语 研讨问题 基本问题 标准问题 第二章 中 世 纪 与 文 艺 复 兴( 约 700—约 1500 年) 2.1 “中世纪”的定义 2.2 中世纪神学的里程碑:西欧 加洛林复兴 教会与修道院的神学院校的兴起 修会及其神学流派 大学的建立 彼得·伦巴德的《箴言四书》 经院神学的兴起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2.3 中世纪神学的里程碑:东欧 拜占庭神学的形成 圣像争辩 静修争辩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 年) 2.4 重要神学家 大马士革的约翰(约 676—749 年) 新神学家西门(949—1022 年)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约 1033—1109 年) 托马斯·阿奎那(约 1225—1274 年) 邓斯·司各特(约 1265—1308 年) 奥卡姆的威廉(约 1285—1347 年)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约 1469—1536 年) 2.5 重要的神学进展 巩固教父的遗产 探讨理性在神学中的作用 神学体系的发展 圣礼神学的发展 恩典神学的发展 玛利亚在拯救计划中的角色 直接回到基督教神学的源头 批判《武加大译本》 重要术语 研讨问题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期(约 1500—约 1750年) 3.1 宗教改革概况 一场宗教改革?抑或多场宗教改革? 3.2 宗教改革的动力 德国宗教改革:路德宗 瑞士宗教改革:归正宗 激进派宗教改革:再洗礼派 英国宗教改革:圣公会 天主教改革 第二次宗教改革:制定信纲 3.3 宗教改革之后的运动 天主教的巩固 清教 敬虔主义 3.4 哥白尼争辩与伽利略争辩 3.5 重要神学家 马丁·路德(1483—1546 年) 胡尔德里希·茨温利(1484—1531 年) 约翰·加尔文(1509—1564 年) 阿维拉的特蕾莎(1515—1582 年) 西奥多·伯撒(1519—1605 年) 罗贝托·贝拉明(1542—1621 年) 约翰·格哈德(1582—1637 年) 乔纳森·爱德华兹(1703—1758 年) 3.6 重要的神学进展 神学的来源 恩典教义 圣礼教义 教会教义 3.7 神学著作的发展 教义问答 信 纲 系统神学著作 重要术语 研讨问题 第四章 现代时期(约 1750—现今) 4.1 西方的神学与文化进展 启蒙运动对传统神学的批判 浪漫主义与神学想象力的复兴 马克思主义:基督教的知识对手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 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起源的新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神学新议题 4.2 重要神学家 施莱尔马赫(1768—1834 年) 约翰·亨利·纽曼(1801—1890 年) 卡尔·巴特(1886—1968 年) 保罗·蒂里希(1886—1965 年) 卡尔·拉纳(1904—1984 年) 汉斯·乌尔斯·冯·巴尔塔萨(1905—1988 年) 于尔根·莫尔特曼(1926— ) 沃尔夫哈特·潘能伯格(1928— ) 4.3 神学的宗派发展 天主教 东正教 新 教 福音主义 五旬节派与灵恩运动 4.4 西方近年来的一些神学运动与潮流 自由派新教 现代主义 新正统主义 回到源头或新神学 女权主义 解放神学 黑人神学 后自由派神学 激进正统主义 4.5 发展中国家的神学 印 度 非 洲 重要术语 研讨问题 第二部 来源与方法 第五章 准备启程:起步的基础 5.1 神学的定义 神学的实用定义 神学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 神学作为学科的发展 5.2 神学的结构 圣经研究 系统神学 哲学神学 历史神学 教牧神学 灵修神学或神秘神学 5.3 导论的问题 5.4 神学中的委身与中立 5.5 正统与异端 历史角度 神学角度 5.6 基督教与世俗文化的关系 殉道士查斯丁(约 100—约 165 年) 德尔图良(约 160—约 225 年) 希波的奥古斯丁(354—430 年) 20 世纪:理查德·尼布尔(1894—1962 年) 研讨问题 第六章 神学的来源 6.1 《圣经》 《旧约》 《新约》 其他著作:次经与伪经 《圣经》各卷书及其简称 参照《圣经》的写法 《圣经》相关的常见术语 《旧约》与《新约》的关系 《圣经》的正典:历史与神学问题 上帝的话 叙述神学 解释《圣经》的方法 圣经的默示论 6.2 传统 传统的单一来源论 传统的双重来源论 彻底否定传统 神学与崇拜:礼仪传统的重要性 6.3 理 性 理性与启示:三种模式 自然神论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批判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6.4 宗教经验 存在主义:人类经验的哲学 经验与神学:两种看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批判以经验为基础的神学 研讨问题 第七章 认识上帝:自然与启示 7.1 启示观 7.2 启示的模式 启示为教义 启示为同在 启示为经验 启示为历史 7.3 自然神学:范围与局限 托马斯·阿奎那论自然神学 约翰·加尔文论自然神学 归正宗传统论自然神学 上帝的两部书:自然与《圣经》 7.4 在自然中辨识上帝的方法 人的理性 世界的秩序 世界之美 7.5 反对自然神学 神学的反对:卡尔·巴特 神学的回应:托马斯·托伦斯 哲学的反对:阿尔文·普兰丁格 哲学的回应:威廉·奥尔斯顿 卡尔·巴特与艾米尔·布伦纳的争辩(1934) 7.6 自然科学与基督教神学:互动的模式 科学与神学的延续性 科学与神学的独特性 科学与神学的趋同性 科学与神学对立 研讨问题 第八章 哲学与神学:对话与争辩 8.1 哲学与神学:婢女的观念 柏拉图哲学 亚里士多德哲学 实证与证伪:可以证明基督教的观念吗? 实在论:神学命题是指什么? 8.2 能够证明上帝的存在吗?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的本体论论证 托马斯·阿奎那的“五法” 凯拉姆论证 经典的设计论论证:威廉·佩利 8.3 神学语言的本质 否定神学与肯定神学 类 比 隐 喻 迁 就 个案研究:哥白尼学说之争 研讨问题 第三部 基督教神学 第九章 论上帝 9.1 上帝是男性吗? 9.2 有位格的上帝 “位格”的定义 对话式的位格论:马丁·布伯 9.3 上帝能受苦吗? 古代的看法:上帝不受苦 受苦的上帝:于尔根·莫尔特曼 上帝死了? 9.4 上帝的全能 全能的定义 上帝的两种能力 上帝自我限制的观念 9.5 上帝在世界上的作为 自然神论:上帝通过自然律施展作为 托马斯主义:上帝通过第二因施展作为 过程神学:上帝通过劝说施展作为 9.6 上帝为创造者 创造教义的发展 创造与否定二元论 希波的奥古斯丁的创造教义 从无中创造的教义 创造教义的含义 上帝为创造者的模式 创造与基督教对生态的看法 9.7 神义论:恶的问题 里昂的爱任纽(约 130—约 200 年) 希波的奥古斯丁(354—430 年) 卡尔·巴特(1886—1968 年) 阿尔文·普兰丁格(1932— ) 近代的其他贡献 9.8 圣灵 圣灵的模式 关于圣灵神性的争辩 希波的奥古斯丁:圣灵为爱的结合 圣灵的功能 研讨问题 第十章 论三位一体 10.1 基督教三位一体教义的起源 三位一体看似不合逻辑 三位一体说明耶稣基督 三位一体说明基督教的上帝 伊斯兰教对三位一体教义的批评 三位一体教义在《圣经》中的基础 10.2 三位一体教义的历史发展 三位一体用语的出现 三位一体概念的出现 理性主义者对三位一体的批判:三位一体的衰落, 1700—1900 年 形象化的问题:三位一体的类比 “管理的”三位一体与“本质的”三位一体 10.3 三位一体的两种异端 形态论:年代形态论与功能形态论 三神论 10.4 和子句争辩 10.5 三位一体:古代与现代的六种看法 卡帕多西亚三杰 希波的奥古斯丁(354—430 年) 卡尔·巴特(1886—1968 年) 卡尔·拉纳(1904—1984 年) 约翰·麦奎利(1919—2007 年) 罗伯特·詹森(1930— ) 10.6 近代神学中对三位一体的一些讨论 施莱尔马赫论三位一体的教义定位 于尔根·莫尔特曼论社会性三位一体 艾伯哈德·云格尔论三位一体与形而上学 凯瑟琳·莫里·拉库格纳论三位一体与拯救 莎拉·科克利论女权主义与三位一体 10.7 三位一体的复兴:几个例子 传教的三位一体神学 崇拜的三位一体神学 赎罪的三位一体神学 三位一体的教会论 研讨问题 第十一章 论基督的位格 11.1 耶稣基督在基督教神学中的地位 耶稣基督是基督教的历史起点 耶稣基督启示上帝 耶稣基督承担拯救 耶稣基督界定得救生命的形态 11.2 《新约》的基督论头衔 弥赛亚 上帝的儿子 人 子 主 救 主 上 帝 11.3 教父对基督位格的辩论 初期的贡献:殉道士查斯丁到奥利金 阿里乌争辩 亚历山大学派 安提阿学派 属性相通 阿道夫·冯·哈纳克论教父基督论的发展 11.4 中世纪基督论中道成肉身与堕落的 关系 11.5 基督论与救赎论的关系 11.6 基督论的模式:古代与现代 上帝在基督里的实质性同在 基督为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 上帝在基督里的启示性同在 基督为上帝的象征性同在 基督为圣灵的载体 基督为敬虔生活的榜样 基督为英雄 基督论的虚己论 研讨问题 第十二章 信仰与历史:现代的基督论议题 12.1 启蒙运动与基督论 历史的哲学无用性 批判神迹 教义批判的发展 12.2 信仰与历史的问题 时代的难题 形而上学的难题 存在性的难题 12.3 探寻历史的耶稣 **次“探寻历史的耶稣” 探寻耶稣的宗教人格 对探寻的批判:1890—1910 年 鲁道夫·布尔特曼:暂停探寻 再次探寻历史的耶稣 第三次探寻历史的耶稣 12.4 基督的复活:事件与意义 启蒙运动:复活为“非事件” 大卫·弗雷德里希·斯特劳斯:复活为神话 鲁道夫·布尔特曼:复活为门徒经验中的事件 卡尔·巴特:复活为超越批判研究的历史事件 沃尔夫哈特·潘能伯格:复活为可接受批判研究的 历史事件 复活与基督教的盼望 研讨问题 第十三章 论基督的拯救 13.1 基督教对拯救的看法 拯救与耶稣基督联系在一起 耶稣基督塑造拯救 拯救的末世层面 13.2 拯救的基础:基督的十字架 十字架为献祭 十字架为胜利 十字架与赦罪 十字架彰显上帝的爱 暴力与十字架:勒内·吉拉尔的理论370 13.3 男性救主能拯救女性吗?女权主义 者论拯救 13.4 基督拯救的模式:传统与现代 保罗的一些拯救意象 神化:使人成为上帝 在上帝面前称义 个人的圣洁 人真正的存在 政治解放 灵性的自由 13.5 基督拯救的分配 拯救的体制化:教会 拯救的私有化:个人信仰 13.6 基督拯救的范围 普救论:所有人都将得救 只有信徒能得救 特定救赎论:只有蒙拣选者将得救 研讨问题 第十四章 论人性、罪与恩典 14.1 人类在受造物中的地位:初期的反 思 上帝的形象 罪的观念 14.2 希波的奥古斯丁与伯拉纠争辩 “自由意志” 罪的本质 恩典的本质 拯救的基础 14.3 中世纪对恩典教义的综合 奥古斯丁的遗产 中世纪对“实际性恩典”与“习惯性恩典”的区分 中世纪晚期对习惯性恩典的批判 中世纪关于功德的本质和基础的争辩 14.4 宗教改革关于恩典教义的争辩 从“靠恩典得救”到“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的神学突破 路德论使人称义的信仰 法庭式称义的观念 约翰·加尔文论称义 特伦托会议论称义 14.5 预定的教义 希波的奥古斯丁(354—430 年) 天主教的争辩:托马斯主义、莫里纳主义和詹森主义 新教徒的争辩:加尔文主义与阿明尼乌主义 卡尔·巴特(1886—1968 年) 预定论与经济学:韦伯的理论 14.6 达尔文争辩与人类的本质 年轻地球创造论 年老地球创造论 智能设计论 有神进化论 研讨问题 第十五章 论教会 15.1 《圣经》中的教会 《旧约》 《新约》 15.2 教会论的早期发展 15.3 多纳图争辩 15.4 初期新教的教会教义 马丁·路德(1483—1546 年) 约翰·加尔文(1509—1564 年) 激进的宗教改革 15.5 基督与教会:20 世纪的一些主题 基督通过圣礼同在 基督通过上帝的道同在 基督通过圣灵同在 15.6 第二次梵蒂冈会议论教会 教会为团契 教会为上帝的子民 教会为灵恩的团契 15.7 教会的“标志” 一 个 圣 洁 大 公 使 徒 研讨问题 第十六章 论圣礼 16.1 圣礼神学的早期发展 16.2 圣礼的定义 16.3 多纳图争辩:圣礼的功效 16.4 圣礼的多种功能 圣礼传达恩典 圣礼坚固信仰 圣礼增进教会内的合一与委身 圣礼为上帝对我们之应许的确据 复杂的案例研究:圣餐的功能 16.5 圣餐:真实同在的问题 公元 9 世纪关于真实同在的争辩 “记号”与“圣礼”的关系:中世纪的看法 变质说 意义变换与目的变换 合质说 真正的缺席:纪念说 16.6 婴儿洗礼的争辩 婴儿洗礼除去原罪的罪咎 婴儿洗礼的基础是上帝与教会的约 婴儿洗礼不合理 研讨问题 第十七章 基督教与世界宗教 17.1 西方多元主义与其他宗教的问题 17.2 对宗教的看法 启蒙运动:宗教为原始自然宗教的堕落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宗教为人类情感的客体化 卡尔·马克思:宗教为社会经济异化的产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宗教为欲望的实现 埃米尔·涂尔干:宗教与仪式 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与神话 卡尔·巴特与迪特里希·朋霍费尔:宗教为人的发明 宗教的三位一体神学 17.3 基督教对其他宗教的看法 排他论 包容论 多元论 研讨问题 第十八章 末后的事:基督教盼望 18.1 末世论的发展 《新约》 初期基督教与罗马人对死后团聚的信仰 奥古斯丁:两座城 费奥雷的约阿基姆:三个时代 但丁·阿利盖利:《神曲》 死亡面前的盼望:杰里米·泰勒 启蒙运动:末世论为迷信 20 世纪:重新发现末世论 鲁道夫·布尔特曼:末世论的去神话化 于尔根·莫尔特曼:希望神学 赫尔穆特·蒂利克:伦理学与末世论 时代主义:末世论的结构 《在希望中得救》:本笃十六世论基督教盼望 18.2 末后的事 地 狱 炼 狱 千禧年 天 堂 研讨问题 神学术语表 出版后记
哲学/宗教 宗教 基督教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