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作者:伍玉西著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010171494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7-03-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本书特色

伍玉西所*的《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 1552-1773)》是对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采 取的一种称为“书籍传教”的传教新方法的全面研究 。
“绪论”部分回顾基督教历史上的传教方法,对 “书籍传教”进行界定和概念辩析,分析了本课题的 研究意义,并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视界。第二章从传 教士对华文化适应政策、在华文化身份和传教战略的 视角分析了“书籍传教”兴起的原因和过程。第三章 通过梳理传教士的“天学”书籍的写作缘起和写作过 程来观察中西士人间的互动关系,其后的附文从书籍 的资料来源和内容进一步论述这一问题。第四章研究 了与传教士“天学”书籍出版相关的几个问题,如出 版地点、出版*集中的时间段、出版管理、出版者、 中国士人的序跋、流布方式等。第五章通过叙述中国 士人的回应来分析“书籍传教”效果。“结论”部分 对全书进行总结和概括。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采取的一种称为“书籍传教”的传教新方法的全面研究。对“书籍传教”进行界定和概念辩析, 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并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视界等。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目录

**章 绪论**节 基督教历史上的传教方法与“书籍传教”的含义第二节 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状况、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三节 传教的特性与本课题的研究视界 第二章 “书籍传教”的兴起**节 传教士东来与耶稣会对华文化适应政策的形成第二节 耶稣会士的“西儒”身份与“儒士归化”传教战略第三节 面向儒家士人的“书籍传教”一、利用西洋图书的外在吸引力二、借助“天学”书籍的学术影响力三、发挥书籍的信息传播优势本章结语 第三章 传教士“天学”书籍的著译缘起与过程**节 宗教类书籍一、经仪文二、教会历史三、基督教伦理四、神学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类书籍一、自然哲学二、逻辑学三、语言文学四、心理学五、伦理学六、教育学七、音乐第三节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书籍一、数理二、天文历法三、地理地学四、机械矿冶五、生物医药本章小结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张力及传教士会通二者的努力 第四章 传教士“天学”书籍的刊印与流布**节 刊印种类第二节 教会的出版管理第三节 书籍的刊印者一、传教士刻印二、中国天主教徒刻印三、教外人士刻印第四节 中国士人的序、跋第五节 流布形式一、教徒自印二、作为礼品赠送三、散发四、销售五、借阅 第五章 中国士人的回应**节 从惊羡到幻构一、对“番书”的惊羡二、对“西儒”的倾服三、对“西邦”的幻构第二节 宗教皈依一、“天学”书籍引发的信教故事二、士人天主教信仰与“天学”书籍的关系第三节 反教、护教与禁教一、明末“南京教案”二、《圣朝破邪集》与《辟邪集》三、1644年成都仇教事件四、清初“历狱”五、清政府的禁教第四节 中国士人对“天学”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作者简介

伍玉西(1965- ),湖南新化人,历史学博士,韩山师范学院(座落广东潮州)教授。工科出身,在企业工作多年。2003年毕业于广州大学,获专门史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专门史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史及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在《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项省级和三项校厅级项目。承担《西方文化史》《世界宗教概论》《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等多门本科课程教学,并负责一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1552-1773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宗教 基督教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