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作者:石泰安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802534599

定价:76.0

出版时间:2017-04-01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内容简介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云集国外著名藏学家代表论文,集中全面的阐述喜马拉雅社会与艺术,宗教的起源、历史与传说。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目录

社会与艺术
吐蕃王朝政治史
“吐蕃”名称源流考
达摩多罗考
五世达赖喇嘛的雕像
西藏法器摩羯罗嘴考
西藏的牦牛与西方旅行家和自然学家
塔尔寺纪实

宗教的起源
吐蕃佛教起源的传说
“祖拉”与吐蕃巫教
吐蕃的佛教
敦煌写本中的六字真言
“圣神赞普”名号考

历史与传说
生死轮回史
西藏的印度神话
西藏佛教发展史
敦煌吐蕃写本中有关苯教仪轨的故事
“黑头矮人”出世
敦煌写本中的吐蕃巫教与苯教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节选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西藏的牦牛与西方旅行家和自然学家  布尔努瓦  所有的辞典都一致把西方人借鉴藏文字yak(牦牛,在我们的辞典中分别写作yack或yak)的作法,追溯到萨米埃尔·端纳于1783年在不丹和西藏的游记(见其书《出使扎什喇嘛的西藏记》,1800年出版)。*合乎逻辑的看法似乎是牦牛(yak)首先传人了英文辞汇中,然后又从英文传人法国。保尔·罗伯尔的辞典将这一借鉴的时间确定于1791年,但他未指出这种明确的观点是以什么资料为基础的。事实上,该词出现的时间要稍微早一些,正如我们通过下文将要看到的那样。  无论如何,该词是传人法文中的罕见的几个藏文词之一,实际上是在欧亚大陆多种不同语言中指牦牛这种动物的众多词汇之一。很明显,这种动物可能在很早之前,就为欧洲人所熟悉了,而且是以其他许多名称出现的。这种长有牛毛皮和牛毛浓厚的长尾牛,在西藏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牦牛尾的商业交流更引人注目。它们确实不会不引起西方旅行家们的注意,而且在大家认识这个藏文词之前,很久就已经如此了。虽然这些旅行家们到达西藏是较晚的事了,但他们在很早之前就曾赴印度北部和蒙古旅行,并耳闻目睹了这种动物。  提到这种动物的古代游记,要追溯到中世纪,甚至要追溯到拉丁的上古时代。游记的特点有时指该牲畜本身,有时又指其尾,有时又同时指这二者。牦牛尾在数世纪以来就形成了一种独立于提供这种牛尾的牲畜本身的商品。  我于此并不企图对可能是指牦牛或牦牛尾的所有西方古代史料,进行一番全面的研究。我仅仅引证其中的某些在巴黎各图书馆中很容易得到的史料。我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有其他人来解决,由这篇简单的调查报告提出的动物学或语言学问题。  **位可能被认为曾提到过牦牛的作家是老普林尼。他于公元l世纪著书立说,其《自然史》(《博物志》)一书成了其时代各种知识的百科全书,几乎也是有关上古时代的取之不尽的资料来源,它当然也引起了同样多的争论。普林尼在对罗马社会与印度之间的持续关系的描述,以及对西域的一种比较含糊的认识中,在有关这些地区的牲畜问题上,描述了多种印度的牛——野牛或驯养的牛。其中有一种野牛生活在斯基泰(我们应将此理解作一个包括欧洲的俄国、西西伯利亚和西域的广阔地区,普林尼在该地区内提到了许多至今尚有部分未被考证出来的民族)的野牛,称之(使用了复数宾格形式)为“长毛野牛”。大家经常思忖这种长毛野牛是否就是原牛之先祖,即直到11世纪仍生活在波兰和立陶宛的野牛。不过对这种“野牛”的考证本身,又受到了数世纪期间使动物学家仍产生分歧的有关野牛、原牛、远古牛、欧洲普通牛、水牛等之间的长期辩论(总而言之,是有关笼统的牛之分类的辩论)的影响。此外,这些长毛野牛也可能恰恰就是牦牛,正如傅歇·道卜松维尔所认为的那样。此人于1783年应毕丰的要求,而发表了有关印度动物之所知的著作。但他承认他本人未曾亲眼见过牦牛,他似乎是唯一一名将牦牛与普林尼的野牛进行比较的人。在对各种牛进行分类时的那种犹豫态度,明显出自作家们都被迫论述他们未曾亲眼见过牦牛这一事实。此外,由18世纪之前欧洲的作家们描述的许多亚洲动物的情况均如此。这样一来,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从一名作家到一名辞书编纂者,人人都会产生并坚持着这样的传统,有关麒麟、蝾螈、龙、虎等动物的情况即如此。  ……

喜马拉雅的社会与宗教

哲学/宗教 宗教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菜根谭     下一篇:十方普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