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第二版)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证据法学(第二版)

证据法学(第二版)

作者:何家弘,刘品新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7503677991

定价:36.0

出版时间:2007-10-0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证据法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我与刘品新博士合著的《证据法学》自2004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以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读者的欢迎——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便已经七次重印,并且于2006年荣获司法部颁发的“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诚然,这部教材是我与刘品新博士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是其中也凝聚了法律出版社教育分社社长丁小宣先生的创意和心血。因此,我要借本书第二版付梓之际,向丁小宣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学科是要不断发展的,教材也是要不断更新的。在《证据法学》出版后的两年多时间内,我国的证据法学研究又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同时,我们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还听取了其他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这次修订就是以上述认识为基础来进行的。另外,我们结合内容需要添加了一些图片——这是品新博士的强项,以增强读者阅读时的轻松感和视觉效果。对于第二版修订的效果,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的评断,而读者的意见又将成为我们再次修订本教材的依据。

证据法学(第二版) 目录

**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节 认识论
 第二节 方法论
 第三节 价值论
第三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节 遵守法制原则
 第二节 实事求是原则
 第三节 证据为本原则
 第四节 直接言词原则
 第五节 公平诚信原则
 第六节 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
 **节 证据的真实观
 第二节 证据的定义
 第三节 证据的资格
第五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
 **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二节 原生证据与派生证据
 第三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
第六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
 **节 物证
 第二节 书证
 第三节 视听资料
 第四节 证人证言
 第五节 当事人陈述
 第六节 鉴定结论
 第七节 笔录
 第八节 电子证据
第七章 司法证明的概念与对象
 **节 司法证明的概念
 第二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
 第三节 证明对象的构成
第八章 司法证明的环节
 **节 取证
 第二节 举证
 第三节 质证
 第四节 认证
第九章 司法证明的方法
 **节 司法证明方法的特点和种类
 第二节 推定与司法认知
 第三节 同一认定方法
第十章 司法证明的责任
 **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十一章 司法证明的标准
 **节 证明标准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外国的证明标准
 第三节 中国的证明标准
第十二章 司法证明的规则
 **节 证明规则的概念
 第二节 外国的证明规则

证据法学(第二版) 作者简介

何家弘,满族,1955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北大荒”务农8年;1977年返回北京后当过两年建筑工人;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学习法律;1983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198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此后曾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并于199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sJD)学位;1996年1O月至1997年5月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1998年4月至5月在法国艾克斯一马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2002年9月至2005年2月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任客座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证据学、侦查学方向),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主任等。撰写和主编了法学著作数十部,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主持了国家重点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项目以及教育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科研项目。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并入选北京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3年9月被国家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业余时间还为“普法”而撰写法学小说和推理小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国际犯罪文学作家协会会员。创作的四部“洪律师推理小说”中已有三部(《神秘的古画》、《双血型人》、《龙眼石之谜》)被翻译成法文,分别于2002年1月、2005年1月、2004年1月在法国出版。

证据法学(第二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法律 诉讼法/程序法 证据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上大法学评论     下一篇:婚姻与继承法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