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作者:胡敬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06106996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4-07-01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随着20世纪末一次又一次犯罪浪潮的出现,人们已经对犯罪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然而对犯罪行为涉及的双方,人们却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一方面,随着人权观念的广泛传播,刑事被告人的权利保障程度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刑事司法制度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被告人的权利越来越完备。另一方面,被害人却远没有这么幸运。自从国家垄断了对犯罪的追诉和刑罚的权力以后,刑事被害人逐渐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直到上个世纪中叶,随着犯罪被害人学的兴起,为被害人争取权利的运动普遍开展,以被害人为核心的刑事司法制度得到主张,被害人在西方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加强刑事程序上对被害人的保障。近年来,许多西方国家在确立了对被害人的赔偿和社会保护制度之后,被害人权利运动和被害人学的研究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从本源上看,被害人在受到犯罪行为侵害之后,就获得了两大权利:对加害人的人身惩罚权和经济上的求偿权。随着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演化,人身惩罚权转化为纯粹程序上的权利,经济求偿权则基本上转化为民事上的权利,而全社会也开始关怀和帮助被害人。近年来,随着国际人权保障思想的发展,刑事被害人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各国都在本国立法中加强了对被害人的保护,而且对被害人权益进行保障的国际标准也逐渐形成。刑事诉讼法是保证准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的重要法律之一,通过规定诉讼原则、程序,特别是各种诉讼法律关系,实现保障人权。因此,它规定得越具体、越科学就越能保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各项诉讼权利。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直接写入了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尽管如此,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被害人这一特定弱势群体的关怀还不够,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被害人还没有享有完全的当事人权利,对被害人的援助与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也表现出对被害人经济求偿权保护的缺失,使对被害人的个别救济淹没在国家追究惩罚犯罪的过程中。因而,应当根据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刑事立法的现状,构建我国的被害人权益保障机制,完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同时加强对被害人的社会关怀。在被害人的程序性权利上,应当赋予被害人对一审裁判不服的上诉权,加强被害人的庭审参与权,完善其以自诉的方式对国家机关不予追究的公诉案件加以救济的权利;在赔偿权上,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使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得以通过附带民诉来实现。同时保障被害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对被害人实行法律援助,完善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权,救助因为犯罪行为而陷入生活困境的被害人。
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胡敬,女,汉族,1979年9月生,河北省秦皇岛市人。200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取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一直从事诉讼法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讲授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课程。已取得法律顾问资格、司法职业资格。近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商业时代》、《农业经济》上发表《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问题、成因与解决路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探讨》等论文数篇,主持河北省教育厅课题《环境公平视野下我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河北省科技厅课题《河北省职工社会保险稽核制度问题研究》,河北省秦皇岛市科技局课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参与《大部制背景下秦皇岛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等课题多项。
法律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