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法治思想与实践论文集
苏东坡法治思想与实践论文集作者:眉山市法学会主编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69006667 定价:39.8 出版时间:2017-07-01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苏东坡法治思想与实践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的22篇优秀论文成果, 涉及苏东坡的法治思想与相关实践的多个方面, 展示了苏轼研究的整体水平和*新成就。
苏东坡法治思想与实践论文集 目录
苏轼法律思想再探——以“校量利害,参用所长”之“术”为线索苏轼与北宋士人法律思维管窥
苏轼的时代性:法律与人文兼于一身——以《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为例证
苏东坡的法治情怀
苏轼的法治思想浅谈
苏轼三大法律思想概览
论苏轼的反贪与自净
论苏轼的治吏思想
《东坡易传》法律思想研究
论苏轼的“以法活人”
抑恶扬善以民为天——谈苏东坡的法制思想
苏东坡“安万民”和“施法公正以求民情”的法律思想
通过“一状三书”等看苏轼密州行政的法治思想
从《乞禁商旅过外国状》看北宋海外贸易法令的制定与执行中的乱象
谈苏轼的税务观
《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省刑慎罚观
苏轼对免役法的态度演变及其意义
浅析苏东坡法治思想与依法治市
论苏轼法治理念和惠民德政
浅析苏东坡法律思想在疑罪从无原则中的运用
苏东坡法律思想在劳动争议领域中的基本价值——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劳动争议行政调解
论苏轼的治盗
后记
苏东坡法治思想与实践论文集 节选
《苏东坡法治思想与实践论文集》: 2.对言官制度的认知与恶劣的政治生态,使苏轼自觉抵制不廉洁的经验 在宋朝,御史和谏官合称言官,宋太宗曾立下誓碑,不杀言事官,使监察官无性命之忧,敢于大胆进谏弹劾,因此,宋代的官场风气较其他朝代相对清廉、贪污贿赂之风有所收敛。①尽管在某一时期也比较严重。宋代的监察制度基本沿袭唐朝,其职能之一为负责监察百官,扮演着反腐的角色,而不是仅仅反映情况。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这篇重要的奏议中说,基于君权民授和为政当容清议,连用木与根、灯与膏、鱼与水、农夫与田、商贾与财五个比喻,强调了人心之于入主的重要性,认为可畏。应容许自由表示意见,他说:“为人君者若不容许自由表示意见,焉能得到人的支持?”在他看来,政治上不同意一事之原则,有御史监察制度,便是具体的做法。一个好政权之得以保持,大部分在于不同的政见合理地发挥其功用。他明确分析了监察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理由与基本原则。监察机构代表的是真正的公众意见,应发挥自由功用,不惧利害。“今日物议沸腾,怨磋交至。公议所在,亦可知矣。”但苏轼感知,在数度对新政的指责之后,他力言因推行新政,皇帝已失去民心,皇帝本人及当权者已不为清议所容。在苏轼全面反对王安石变法后,王安石的亲戚兼随员谢景温挟法诬告,说苏氏兄弟运父灵柩乘船回四川原籍途中,曾滥用官家的卫兵,并购买家具瓷器,并可能偷运私盐从中牟利。官方于是派人到苏氏兄弟运灵柩所经各地,向船夫、兵卒、仪官搜集资料。官差回去报称无所收获。苏轼也许真买了不少家具瓷器,但并不违法。对此,苏轼保持沉默。英宗治平三年(1066)四月二十五日,苏洵因病逝世,引起朝廷上下震动。英宗诏赐银捐,韩琦赠银三百两,欧阳修赠银二百两,苏轼均婉言谢绝,只求赠官。这样挟法诬告,是“某为权率所嫉久矣。然抢拾无获,徒劳掀搅,取笑四方”。而且苏轼、苏辙多次遭到弹劾,苏轼更是因言获罪,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后来心有余悸。 在苏轼从政时,政治生态恶劣。苏轼在朝上,多次力求外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斗争。在所谓的党争之中,其实根本不存在蜀党,既没有蜀党的组织形态、人员和行为等,也没有政治利益的考量,只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但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恶劣的政治生态使苏轼感到压力和威胁。元祐六年,刘挚执政,其党羽为王岩叟,苏辙任尚书右丞,刘挚忌惮苏辙威胁到自己的相位,便阴使其徒伺机排挤。所谓君子小人之争已见端倪。所以,此时苏轼从杭州召还,极不愿与刘挚同朝,不断上章请辞外任,并上状陈情:“右臣近奉诏书及圣旨札子,不允臣辞免翰林学士承旨恩命及乞郡事……而臣终不免患难者,以左右疾臣者众也。”(《杭州召还乞郡状》)王文诰在《总案》中进一步揭示了苏轼不断上章请辞的原因:“元祐之世,贤奸杂进,乃君子道必消,小人道必长时也。”又说:“及刘挚代纯仁为相,王岩叟为枢密使,梁焘为礼部尚书,刘世安久在谏垣,号殿上虎,招来羽翼益众。朱光庭、杨畏、贾易等,失其领袖,皆附朔党以干进。挚擢易为侍御史,使驱公,意在倾子由也。”东坡兄弟自知势不能立朝,所以力求请辞。这就是元祐初年的政治生态:小人忌恶君子,阴谋排挤打击。所以苏轼上章陈情直言:“陛下知臣危言危行,独立不回,以犯众怒者,所从来远矣……臣若贪得患失,随世俯仰,改其常度,则陛下亦安所用。臣若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虽蒙二圣深知,亦恐终不胜众。所以反复计虑,莫若求去。”(《杭州召还乞郡状》)在他们感到威胁到自己及下属的利益时,会设法排挤打击苏轼,这对苏轼而言,须小心行事,这就是当时官场的政治斗争。在这种背景下,元祐六年(1091)五月十九日,苏轼为了全身远祸,上书哲宗皇帝,乞请到“重难边郡”,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以避免党人猜忌,引起祸患。这说明在客观上苏轼具有自觉抵制不廉洁的经验。 ……
法律 法的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