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作者:黄德海 著

开 本:26.0

书号ISBN:7010058601

定价:

出版时间:2006-10-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内容简介

在陕西省渭北高源上的韩城,迄今还屹立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党家村。它已有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曾经“日进白银千两”的商业神话。
在元末至整个明代,党家村人完成了党、贾联姻与合族而居两件大事,为其商业在清初的崛起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族群基础。1654年,党族人党德佩远赴河南经商,不久即大获成功。几十年之后,贾族人贾翼堂也前往河南经商。后者不仅成立了一家更大的商号,而且还模仿晋商采取了“股份制”的经营方式。生意上的巨大成功使党家村人开始在原籍村落里大兴土木,并为后人留下了123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至清末,因其在河南的生意渐趋衰败,加之时局不靖,党、贾两族的商号纷纷歇号停业,或远走他乡或回迁陕西老家。
从白手起家到“日进白银千两”,再到清末的逐渐衰落,似乎这一切的背后,始终有一只大手将党家村在清初高高地举起,然后又在清末将其重重地摔下。
党家村的商业发展历程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兴趣。本书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并结合文化、地理等因素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露出了其商业兴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仅填补了党家村研究的一项空白,同时也为丰富陕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和思路。

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目录

前言
**章 党家村:公元1331-1654年
**节 皇权更迭与经济政策
第二节 党、贾联姻与合族而居
第三节 山庄子:家族早期扩张的组织形式
第四节 山陕商业圈交叉下的党家村商业
第二章 铜瓦店:公元1654-1911年
**节 康乾盛世与商业发展
第二节 铜瓦店
第三节 “恒兴桂”号
第四节 四合院内的村落变迁
第三章 金赊旗:公元1755-1911年
**节 金赊旗
第二节 “日进白银千两”
第三节 山陕会馆
第四节 一个商业神话的破灭
附录
附录一:党家村大事年表(公元1331-1948年)
附录二:党家村古民居重点保护区名单
附录三:司马迁祠及司马迁的商业理论
附录四:赊旗镇山陕会馆古碑文选载
附录五:清代及民国时期赊旗镇商业各行业经营状况一览表
后记

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节选

尽管党、贾两姓通过联姻方式合二为一,但从本质上讲,则是一个村落之中所包含的两个家族。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共同目标又有个人目的。也就是说,党、贾两族实际上也保持着某种竞争关系。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不仅党、贾两族之间有竞争,就连各自家族内部的各个家庭之问也有竞争。
  在一个维系着农耕关系的社会里,除竞争关系外,宗族成员之间的其他往来和交换通常是以互赠礼物的方式进行。礼物交换的频率和贵重程度则取决于交换者的感情深度及其他需要,并且这种互惠的做法已经形成了中国北方村庄中村民交换礼物和维系人际关系的一个模式。有些交换是礼节性的,而有些则是义务性的,它维持、强化并创造了各种合作性的、竞争性的抑或是敌对性的社会联结。
  另一种方式是利用节日互相拜访,又称无礼物拜访。比如,每逢春节到来,党、贾两姓总要到对方的祖祠祭拜。这一习惯不仅仅是表示敬意,同时更多的是体现了双方之问的一种信用关系。在党家村,如果一方不再履行这种义务,那么另一方也将很快中止与对方的关系,并将关系的等级从“友好”降低为“认识”。
  以上两种方式对党家村未来商业的影响在于,它根据不同家族成员不同的家庭背景培育了其不同的人格。它使党家村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注重“脸面”,从而将竞争只放在暗地里悄悄进行。贾姓一族从商时间已久,对此体会更深,他们知道,维持党、贾两族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互相信任;党姓一族虽始于农耕,但更讲究“人情”。他们也知道,任何不合情理的事情,如果日积月累,可能会对双方的关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有趣的是,党家村的竞争总是在互帮互助中展开的,双方的实力也在礼尚往来中此起彼伏。在由农耕社会走向商业社会的过程中,这是家族势力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情况下,势力较强的一方总是在竞争中占上风。这进一步验证了“亲属关系仅是为了不同目的而组织成为社会集团的一种手段”这一人类学命题。

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社会科学 社会学 社会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