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谈教育沟通
大师谈教育沟通作者:王斌兴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2144410 定价:30.0 出版时间:2009-05-28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
“挺好。”
“今天下午你都做了什么?”
“啥也没做。”
“你去哪里?”
“出去。”
结果,家长就认为孩子肯定嫌他们说得太多了。
孩子和家长对于他们之间的谈话这件事有这么不同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没分清什么是对孩子说话和什么是同孩子交谈。父母觉得是交谈,对孩子来说可能是讲座、说教或询问。
如果问孩子是否希望家长经常给他们说教或时常追问他们的事情,那显然他们会说不。但如果问孩子是否希望父母跟他们说话,真正地倾听、真正地对他们所谈的内容感兴趣、主动地让谈话成为真正的家长和孩子双方有来有往的交流时,那他们的回答肯定是响亮的“希望”。
尽管如此,你们之间的谈话“有时是”家长的质问、布道、讲授和“总是”这样,显然有很大的区别。想象一下你自己和别人交往的过程,若那个人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你是否正确、告诉你应当怎么做,或总是试图纠正你的行为举止,即使那个人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样的关系勉强维持一段时间后也会让你疯狂,因为这样的关系很无趣、令人厌倦。而且总有一个更强、有更多知识、有更多经验或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人每天在你身边絮絮叨叨,教你这样做、那样做,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不重要。
家长经常对孩子布道、质问而不是同他进行真正的有来有往的交流,也会给孩子这样的感觉。
我们都希望有人关心,有人帮助,有人对我们进行激励(这可能就是家长会对孩子提很多问题,给孩子上很多课的原因)。但是,我们与人交流还希望得到其他的东西。我们希望别人能倾听我们的观点;希望别人重视我们的观点,而不是总是批评我们的观点;希望有机会教育别人,有机会接受教导,有机会平等地交流一些无关对错的看法和观点。
当你和孩子交谈时,要努力让谈话成为真正的双向交流。不管孩子多小都没关系,只要他到3岁,或只要他能够理解和输出语言就行。
要和孩子进行双向交流,你需要采取正确的态度,使用有效的交流手段。一旦你的态度正确,学会交流方法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因此我们从正确的态度开始。
要想成功地进行交流,就要采取正确的态度,而其中关键的就在于家长应当有这样的认知,即虽然他们是家长与孩子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一方,也是具有特殊权威的那方,但不能为了维护这种权威,就不时用各种方法来强调。让孩子教你一些东西并不会减弱你作为老师的重要性,这只能表明你不仅善于传授,而且乐于受教。询问孩子关于正在谈论的问题的见解,并不表明一定要采用他的看法、意见,这只能表明你愿意参考他的看法。问孩子他关于自己*近读到、听到、看到的事物的观点并不是说你就没有能力影响他的观点,这只表明你对他所接触的问题、事物很有兴趣。
一旦你采取这样的态度,并习惯了这种态度,那就可以开始使用下面所列的这些成功进行双向交流的手段了。它们都是经由专家研究证实的颇为有效的手段。
**,也是*重要的,是要专心倾听孩子说话。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极其关键,不管强调多少次都不会过分。如果你只是在自己说话时才专心,那根本不能进行成功的双向交流。孩子说话时,一定要专心听,用肢体语言告诉孩子你正在认真地听他说什么(放下报纸,与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身体前倾等)。让孩子感受到在你心目中,他要说的很有趣、很重要。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信息,对家长来说也很重要。
第二,主动询问孩子的观点。不要总是等着孩子自己提出意见和看法,家长要主动询问孩子的看法。假设全家计划暑假外出旅游,关于去什么地方,你提出几个选择,这时应当问问孩子的想法,看看他有没有想去的地方;假设你看到某条他可能感兴趣的新闻,那就讲给他听,然后询问他的看法;假设你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值得讲给家里人听,那就不要讲讲故事就算了,讲完后可以问问孩子他是怎样想的,假设他是这件事的主角,他会怎样做。
第三,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家长要提出可以引出一系列回答的问题,而不是封闭性的、只能得到一两个字答复的问题。如果都没有可说的,那要怎样进行双向的有效交流呢?比如,你不能问他:“你喜欢刚刚这本书吗?”这样的问题只能得到“是”或“不”的简单回答,谈话无法继续下去。你应当问:“你为什么喜欢/不喜欢这本书呀?”具体的问题(“老师对你的研究设计怎么评论的呀”)比笼统的问题(“今天的科学课上得怎样”)更能激发出比较展开的回答,所以更好。
第四,不要打断孩子的谈话,让孩子有机会说完他想说的话。与成人相比,儿童要将自己的感受、想法转化为语言需要更多的时间。即使你明了他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也不要从中打断,帮他说出他想要说的话,一定要富有耐心地听孩子说完。通常你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可能孩子会给出很多很曲折的答案。比如,你问他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目的是想知道他在学校学了什么,孩子有可能就会花上10分钟时间告诉你今天在学校课间时发生的他认为很有趣的事。让他说完,然后再来问他你真正想知道的事情。如果打断他的话,实际就相当于告诉他,你对他所说的事情不感兴趣。
第五,与孩子谈话时要真心诚意。不要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如果你这样做,孩子就会为了回答而回答。你肯定对孩子某方面的事情真正感兴趣,这会引导你选择问什么样的问题,也会引导你选择对孩子的话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孩子提出某个他感到头疼的问题,千万不要用空泛的回答来敷衍(“我保证一切都会过去的”)。孩子既然把它作为问题提出来了,那这件事肯定让他感到了困扰,家长应当认真思考后再做出回答。
单方面的质问、指导和布道能带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很关心他。但双向交流不仅能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而且能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过交流的障碍①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当孩子问“你生气了吗?”或“你不高兴啦?”时,父母就会板着脸说“没有”。当孩子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啦?”时,有的母亲会很不耐烦地说:“不关你的事。”表情和语气都表明父母是在生气。孩子是敏感的,他们能很快就能分辨出大人在说话时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但是,父母们似乎并不敏感,意识不到自己在和孩子说话时语气的变化。
社会科学 教育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