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作者:周松 开 本:NULL 书号ISBN:9787510805479 定价:39.0 出版时间:2010-08-0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本书特色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遗传、社会、行为、认知、情感。心理学萌生哲学,独立于心理学实验。随着精神分析的行为、人本、认知等学说的逐一诞生,心理学成果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人格是心理科学研究的根本,对人格的概念众这家学说各持已见、没有定论。对人格认知的模糊即是我们对人类自我认知的模糊,包括认知角度的模糊、认知依据的模糊等。《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就什么是人格,人格如何确定、如何测量等问题从中国哲学视角进行了分析界定。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内容简介
童年的回忆总让我们难以释怀,对童年的研究在心理学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为什么人类的童年如此与众不同?很多动物也在“童年”迅速发育。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意义吗?
自我、自主、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体自我和人类自我各是怎样的?人类自我在当前灾难不断的自然威胁面前该如何走向?
不仅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当前”,所有生命个体生存的价值皆在于“当前”,这是遗传将生命延续和串联,诠释着生命存在的根本价值。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目录
序言绪论:五维人格论的概念
幼年对人生为什么会有这么重要的影响?五维人格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具体地表达或者标识一个人的人格?人格的诸多特征表现有哪些?人类生存的环境内涵是什么?
人格论——认知章
活在“当前”的价值是什么?情感和认知又是怎样的互动关系?对比参照累加更新法则在认知中是如何得以表现的?自我认知是如何发生的?意识的分类有什么标准?心理机制发育的速度有什么特征?当前需要对一个人决策的影响是怎样的?
人格论——情感章
人格每一维度两极倾向的表现是怎样的?心理活力弹性是什么?旁观诱发效应有怎样的特征?自我镜像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何价值?自然选择和自主选择有何特征?自我的意义是什么?存在感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垃圾行为和病毒行为?情感认知热聚机制的表现是怎样的?是恋父恋母情结吗?感受性对情感的决定性作用是怎样的?你的生存利益共同体有哪些?
人格论——行为章
有效刺激的理论价值是什么?什么是圣人行为、正负延迟行为.?刺激反应的相对转化是怎样的?复合行为有怎样的表现?连带刺激反应行为的意义是什么?行为四命题是什么?
人格论——遗传章
信使是什么?两个百分百合起来还是百分百?能量消耗*小原则在生命存活中有何意义?意识怎样进化?食性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人格论——社会章
男女的社会定位是怎样的?社会化有何意义?宗教在社会中的价值是什么?
人格论——综合章
心理学的现代意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人格?如何看待心理测量?弗洛伊德理论的价值是怎样的?什么是镜面技术?人格分裂是怎样的?
后记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节选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内容简介:童年的回忆总让我们难以释怀,对童年的研究在心理学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为什么人类的童年如此与众不同?很多动物也在“童年”迅速发育。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意义吗?自我、自主、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体自我和人类自我各是怎样的?人类自我在当前灾难不断的自然威胁面前该如何走向?不仅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当前”,所有生命个体生存的价值皆在于“当前”,这是遗传将生命延续和串联,诠释着生命存在的根本价值。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相关资料
33、主题一句话 学习是我们成长阶段重要的生存活动,同样表现出“漠视学习问题存在”的延迟性反应,结果是被学习负担压得不堪重负。例如,一个学生上数学课时,因听不懂而苦恼,那么对他有利的做法是立即请教,而不是坐等着以后会突然开窍。——人格科学学习中的孩子表现出对学习问题无应答行为延迟反应,还是很普遍的——如果不懂就问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原则事实,就基本会消除所谓的差生,而且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就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大多数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当时仅能接受80%左右,能达到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者为数很少,多数学生处于似是而非的认知状态。如果说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也不为过,仅是距离教师设定目标的差异程度各不相同而已。再加上学科的交叉学习、遗忘的规律、巩固的不到位,对知识的理解认知及应用就更加“似是而非”。这种“有学习问题”的状态下,学生们会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吗?或者请教同学获取帮助解决问题吗?不是不会,是很少会。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一点是没有差异的,就是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学习生活系统,除了学习以外的干扰不少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很多学生遇到学习问题可能会有解决问题的念头,但干扰性因素太多,如担心顾虑的心理阻碍,如被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干扰挤掉了解决问题的机会等等。有两种面对问题的特殊情况:一种是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把学习问题解决放在第一位,这是通常学习好的学生的表现;一种是漠视问题的存在,不把问题当做问题,问题太多了、麻木了、无所谓了,这通常是差生的表现。这两种情况的发展趋势就是,一种成绩越来越优秀,一种学习越来越沉重——直至不堪重负。34、主题一句话 面对问题表现出回避策略,是为了对情绪的控制、情感系统的保护;解决问题只有直面问题并有合理的行动才是依托。揭开这个谜底的关键是,要从时间角度看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回避策略通常在短时间内更有效,但是从长期看,积极策略更有效。(Suls & Fletcher 1985)仅仅是不去想这种体验,你可能渡过难关。然而,很多时候,问题不会消失。比如你可以不理会你的经济问题,可这些问题并不会消失。
社会科学 心理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