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一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一辑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一辑

作者:徐秀丽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9738450

定价:78.0

出版时间:2012-11-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一辑 本书特色

     徐秀丽编著的《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是**期“中国近代史论坛”的成果结集。本书收录了真假亚当·斯密——从“没有分工的市场”看近世中国乡村经济的变迁、近代中国乡村研究的社区范式、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走向产权的在地化解释——近代中国乡村地权研究再评述、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以“太湖模式”为中心、中国东南地区的地权分化与阶级分化——毛泽东《寻乌调查》研究等文集。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一辑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是新时期史学研究非常活跃而且成果丰硕的一个领域,同时,在几乎每一个重要问题上,相关学者的看法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近年来,乡村史研究引入了若干经济学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这些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否应用于近代乡村研究、如何应用,又出现较大的分歧。分歧和争论的存在,表明研究已达相当深度,同时也说明继续探讨存在很大空间。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是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相关学术会议的论文集。这次会议围绕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这一主题,分别就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方法、地权分配、租佃关系、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社会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将讨论话题延伸到怎样建构中国自身的学术理论,历史学方法和经济学方法在经济史研究中怎样融合,如何理解农村、土地与革命的关系等方面。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由徐秀丽等编著。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一辑 目录

以开放的心态研究经济史(代序) 真假亚当·斯密——从“没有分工的市场”看近世中国乡村经济的变迁 近代中国乡村研究的社区范式 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 走向产权的在地化解释——近代中国乡村地权研究再评述 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以“太湖模式”为中心 中国东南地区的地权分化与阶级分化——毛泽东《寻乌调查》研究 查田运动:理念、策略与现实 分散与不均: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乡村的土地分配关系 现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以太和县为个案 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 1929~1948年无锡农村土地出租率和地租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佃农、地主与国家:从成都平原租佃纠纷看民国时期佃农保障政策的实际执行(1946~1948) 试析富农阶层的社会流动——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华北乡村为中心 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参加土改知识分子眼中之地主形象 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 冲突与协调:国家权力、基层市场与农民生活的关系——基于“大跃进”后贵州农村集市贸易的分析 求同存异推陈出新——“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学术研讨会”综述 编后记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一辑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