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帆文集⑤●双重视域/五种形象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南帆文集⑤●双重视域/五种形象

南帆文集⑤●双重视域/五种形象

著名学者、散文家三十年文艺理论学术总结

作者:南帆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7155-2

定价:58.00元

出版时间:2016-07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于本书

  南帆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在娴熟掌握贯通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学、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本土化的卓越研究。《南帆文集》以时间为顺序整理收录南帆先生从事学术研究以来撰写的理论专著、批评文章和文艺短论,完整地呈现其宏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内涵,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很高的理论借鉴价值。适合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双重视域》电子传播媒介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环境。一系列技术奇迹连为一体,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周围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形成了新型的民主和解放,同时也产生了新型的权力和控制。我们必须在双重的视域中重新勘测种种传统的文化坐标。电子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麦克卢汉说:新的媒介不是人与自的桥梁,它们就是自然。这个论断是一种夸张,还是一种远见?本书具体探讨了以上问题。

  《五种形象》集中考察了五个曾经在文学史上十分活跃的概念:典型,现代主义,底层,小资产阶级,无厘头。这些概念分别拥有漫长而纷杂的理论谱系,并且在文学史上产生过或者仍然在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概念的各自脉络和此起彼伏形成了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文化史的转折。《五种形象》获得鲁迅文学奖。

   作者简介

  南帆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本名张帆。1975年下乡插队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4年至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福建省文联主席。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闽江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理解与感悟》、《阐释的空间》、《文学的冲突》、《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敞开与囚禁》、《双重视域》、《问题的挑战》、《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新读本》、《理论的紧张》、《无名的能量》。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百多篇,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多次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双重视域》目录

  引言 双重视域与文化研究

  第一部分 转换

  第一章 启蒙与操纵

  第二章 真实的神话

  第三章 影像时代

  第四章 电影院的兴衰

  第五章 声音社会的诞生

  第六章 没有重量的空间

  第七章 网络的话语

  第二部分新的浮现

  第八章 技术与机械制造的抒情形式

  第九章 身体的叙事

  第十章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第十一章 消费历史

  第十二章 游荡网络的文学

  《五种形象》目录:

  序言

  一、典型的谱系与总体论

  二、现代主义与本土的话语

  三、底层表述:曲折的突围

  四、小资产阶级:压抑与叛逆

  五、无厘头、喜剧美学和后现代

  附录 “五种形象”:背后的存在

精彩节选

  引言 双重视域与文化研究

  一面硕大的玻璃嵌在墙上,十余只斑斓的热带鱼浮游在玻璃背后,赏心悦目。许多人的心目中,“赏心悦目”就是热带鱼饲养的意义——这还能有什么疑义?可是,不久之后,一个面积相当的电子屏幕代替了嵌在墙上的玻璃,屏幕之中显现的热带鱼、水草和一串串水泡均是电子影像;某种程度上,电子影像甚至比真实的热带鱼还要生动。对于现今的数码成像技术,这不过一个微不足道的游戏。这时,人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仅仅企求赏心悦目,插上电源就够了,一切繁琐的事务均可以彻底免除。然而,如果电子影像不会生病或者突然死亡,也不会惹人怜爱或者伤心悲恸,这是否预示了另一个怪异的前景:电子影像是否正在篡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自然对话?自然是否正在迅速地退后甚至消失?如果生存于愈来愈密集的人工符号之中,人类的命运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压力甚至会迫使人们重新想一想:热带鱼的饲养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些意义?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辨;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互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像?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发布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192,23,24.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悠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文学艺术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