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的脚步

首页 > 图书 > 少儿/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负重的脚步

负重的脚步

作者:张玉清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7668316

定价:19.0

出版时间:2014-02-01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负重的脚步 本书特色

张玉清的青春小说浪漫、细腻、诗意、真挚,描写身心处于急剧变化期的少男少女,他们真实的身体和心灵的快乐与痛楚。花季的天空,不只阳光灿烂,也有风雨阴霾。作家把自己生命的经历和灵魂的一部分投入作品中,不粉饰现实,不回避苦痛,谱写了一支荡气回肠的心灵旋律,献给过往的和正在行进中的——永恒的青春。青春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沉重的,或是生活的拮据,或是课业负担的沉重,或是心灵的重负。成长不是一路欢歌。本册展现青春的沉重。包括《跑,拼命跑》《男孩十七》《永远的风景》《阴影》《班长岑娜》等小说作品。

负重的脚步 内容简介

★作品为《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获得者张玉清的青春小说   ★抒写少男少女成长中的快乐、酸涩、苦痛,零距离贴近心灵   ★故事朦胧而令人悸动,语言清纯而充满诗意   ★短篇小说集,适合11-14岁青少年阅读   ★不同于商业化作品,丛书堪称儿童文学中“纯文学”的标本   ★“作家创作谈”独家揭秘作品背后的故事   ★“评论”板块升华作品,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负重的脚步 目录

跑,拼命跑
男孩儿十七
永远的风景
阴影
班长岑娜
女孩子的自画像
父与子
牛骨头
追随
作家创作谈 《永远的风景》是怎样
写成的
评论 往人性深处发掘

负重的脚步 相关资料

往人性深处发掘
——读张玉清《地下室里的猫》
                           刘绪源

  《地下室里的猫》是儿童文学作家张玉清的一个短篇小说,发表在2010年第6期《人民文学》上,并获得当年《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这在儿童文学圈看来,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想当年,老作家萧平的《海滨的孩子》、任大霖的《蟋蟀》、刘真的《长长的流水》等儿童文学名篇,都是在《人民文学》首发的。那时的成人文学刊物比现在更重视儿童文学,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现在不少儿童文学作品文学性不够强,难以在大刊物上去与各路名家一争高下,则也是事实。然而,如将曹文轩、陈丹燕、曾小春、张玉清、彭学军等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放到成人文学中去比一比,我以为是不会逊色的。这几位都写少年小说,并都从短篇小说起家——上面提到的几位老作家也都以少年题材的短篇见长——这似乎在提醒我们,儿童文学中的这一块面,文学性相对更突出一些,艺术质量也更高一些。这里有不少值得总结的东西。
  2012年,玉清将他近年所写的十一则短篇,合成一本集子,书名即取《地下室里的猫》,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我一篇篇看下来,深为玉清欣喜。这里的每一篇,都堪称佳构,不独取材新颖,用笔洗练老到,更突出的是在人物心理和人性深处的发掘上,都达到了一定深度,大多有道人所未道之长,有耐得咀嚼的余味。现在常有人在儿童文学中是否存在“纯文学”上争论不休,我想玉清此书是可以作为“纯文学”标本之一的,拿它和那些商业效果更佳的速制品作一对照,区别立现,可见这实在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这样的小说其实一个作家一生也写不了多少,因为它们需要精心构思,在丝丝入扣的笔墨中隐埋着大量需要读者自己用心去品味、体察和发掘的东西,它能让人一读再读和细思细想,更在于,这一篇篇中都注入了作家的真生命,他是把自己生命经历的一部分,把自己灵魂的一部分投放在这些篇什中了。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地下室里的猫》、《到林姨家做客》和《牛骨头》三篇。
  《地下室里的猫》写一只小猫跑进空关的地下室出不来了,女儿听见了它的惨叫,充满同情,她对大人的无动于衷感到愤怒。但那是无人住的空房,谁都没办法打开地下室的门。后来猫终于饿死了,不叫了,大人感到一块石头落地,女儿却发生了幻听,老是有猫的惨叫在耳边。大人这才紧张起来,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又活活把另一只新买的宠物猫扔进地下室,从而获取了猫叫的录音,逼着女儿每天听录音,终于有了“脱敏”的效果。女儿病好了,几个月后,新的住家搬来,发现了地下室里有两只干掉的死猫,而女儿对这一切已经麻木,她绕过死猫赶紧上学去了。小说巧妙地将“病态””和“正常态”作出对比,让我们看到正常人残忍和麻木的一面,这种正常是以牺牲童心为代价的,这又是现实社会中常常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里有对现实的很深刻的批判,但在写现实人生的无奈时,也暗暗呼唤着更为完整的人性。
  《到林姨家做客》写的是童年常有的尴尬事,即大人在不经意间和孩子说的话,孩子当真了。妈妈对不情愿跟她外出的儿子说:“你要是去林姨家,我就向林姨说把莹姐讨给你做媳妇。”儿子并不知道讨媳妇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讨了媳妇就是大人了,他也喜欢莹姐,于是就跟妈妈去了。这以后的发展是让人发笑的,却也是让人真心难受的,因为单纯的童心在这里遭到了取笑和羞辱,这种耻辱感将是孩子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这篇小说恰如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实到令人害羞的程度”,所以也是特别发人深思。初读此篇也许只会觉得好玩儿好笑,但静下来后,扪心自问,我想每个大人都应会有他自愧的地方——假如他身上还残留了一点儿童心的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少儿 中国儿童文学 成长、校园小说

在线阅读

上一篇:斑驳的阳光     下一篇:金牌数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