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故事.配图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弟子规-故事.配图

弟子规-故事.配图

作者:李毓秀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2555581

定价:19.0

出版时间:2010-05-0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弟子规-故事.配图 内容简介

《弟子规》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中的一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和忠厚家风的*佳读物。本书对《弟子规》原文作了精简的注释,并加以详细地评析,加入了更多的现当代元素,使其更适合当今读者阅读,并从中受到新的启发。

弟子规-故事.配图 目录

前言
总叙
出则弟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

弟子规-故事.配图 节选

《弟子规》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中的一种,相对于更为著名的“三百干”(《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它的生成年代晚了很多。《弟子规》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清朝的李毓秀,这是一个生活在康熙到乾隆年间的山西秀才,没有功名,在学术上也没有特别的著述成就,所以关于他并没有很丰富的资料以资考证,根据臆测,大约可以估计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教书,为此自编了这样一种教材。在当时,蒙学是民间自发的活动,来自官方的约束很少,学校、师资、教材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情形至少导致了关于蒙学教育的两个结果:一是民间的蒙学各行其是,二是能够流行不衰的教材教法可以说是真正地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个结果使得我们今天看到的诸如《弟子规》这样的书一方面因为辗转抄录而大体相同,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统一的修订而漫无标准;一方面在浩渺的古籍中被视为村俗鄙俚、无关紧要的杂书,同时又不断有好事的塾师在实践中根据己意加以修订补充。而这一切嬗变的过程又都因为所发生的时空分散和参与者地位的卑微而变得无从考究。现存的《弟子规》一般题名李毓秀著,贾存仁修订,这个贾存仁何许人也就更不得而知,甚至其名字也有写作“贾有仁”的。还有的版本后面附有“命自我作,福自我求”的十六句五言韵语,内容和形式都很像佛家的偈子,与正文极不般配。这样的书如果依照正规目录学的要求去考证其作者和版本流传,不是完全不能做到,而是没有很大的意义,故而学者也少有介入其事的。

弟子规-故事.配图 相关资料

插图: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刘备训子有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也是这样的意思,大致是说有些事不能做的,从责任的角度说,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无疑是给父母丢脸,那么作为人子就有亏欠了。究竟什么样的事,这里却没有明说,大致应该是指道德上的禁忌。既然这话的所指比较模糊,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就可以有较大的套用空间,诸如孩子乱拿别人东西、说脏话、乱花钱之类,凡是不合适的做法都可以用这条规则加以训诫。当然,要孩子将所有的小事一一汇报之后再施行是既不必要也不可能的,生活中大量无关紧要的小事,肯定不会随意被扣上“擅为”的帽子。如此看来,这一条又似乎有很大的随意性,把它列为儿童的行为规范,其用意究竟如何呢?换一个角度想,这里字面上虽然用的是禁止的句式,但重点或许并不是为了告诉孩子不要做某一类事,而是重在一个“擅”字。换句话说,即使是不算很坏的事,凌躐于父母之上自作主张,同样是不可取的。在家庭中应该长幼有序,特别是作为年幼者,应该充分尊重父母的意见。否则,即便是做了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在为子之道上依然是有所欠缺的。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理解,那么这一条的意义便在于让孩子树立一个基本的敬畏心。古人常说,天地君亲师都是需要敬畏的,天地属于抽象的哲学概念,与自然的、可见的天和地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孩子未必能有所体晤,而君和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也还尚未接触,那么,父母便成了第一个要学会敬畏的对象。敬畏不是单靠打骂之类惩罚出来的,那样或许只有畏而没有敬。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长期的习惯养成的过程,一旦有所敬畏,对今后整个人生都有莫大的益处。人的一生总会处于漫长的修炼之中,修炼主要是和自己不良的情绪、欲望、习惯斗争,最终管束好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如果没有由衷敬畏的对象,自我管束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没有方向的。自我管束的方法因人而异,北宋名臣赵抃的做法是在自己的床头悬挂父母的肖像,每天睡前逐一思索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借助父母的力量为自己做好监督。这对于一个从小深深接受孝道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弟子规-故事.配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古籍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徐霞客游记     下一篇:古文观止-线装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