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传习录作者:(明)王阳明著 开 本:25cm 书号ISBN:9787544281218 定价:45.0 出版时间:2015-12-01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传习录 本书特色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基本的著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传习录 内容简介
★精心译注,文白对照,精装珍藏,古为今用 无障碍阅读 精辟透彻。 ★阳明心学经典 儒家传世之作,深入诠释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心学圣经”! ★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等高度称赞!*、章太炎、梁启超等一致推崇!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百部,精心筛选,倾力打造,全译全注、简体横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原汁原味的阳明心学。 《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从立项到出版,历时三年,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倾力打造。所收书目是传统国学中很经典的著作,以经典版本为核校底本,进行注释和翻译,认真研究,精雕细琢。【足本定本精心译注】本书为精装珍藏版,参照国内的原版古籍书,能做足本的绝不删除,尽量做到全面,准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绝佳版本。【无障碍阅读通俗易懂】原版古籍书生涩难懂,对原文做了准确的翻译,并对每一个难读的字词和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和点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本书的特点是不但对原书做了译注,还以史为鉴,延伸阅读,古今结合,把很多观点引用到现代的生活工作中,让读者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印刷精美高端大气】本书封面采用进口高端冰白纸,并做了烫金工艺;内文为了让读者阅读更舒服,保护读者视力,采用太阳高端本白胶版纸;内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无异味,又充满书香。
传习录 目录
上 卷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1512年)至正德十三年(1518年)的王阳明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传习录》上卷是王阳明讲学的语录,由徐爱、陆澄和薛侃所辑并经王阳明本人审阅而成,主要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为物及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 一、心即是理——徐爱录 1.徐爱引言 52.亲民与新民 73.寻找至善的两个歧途 94.求孝道于内 105.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126.知行合一 13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158.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179.尽心即是尽性 19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 2011.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2112.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2213.“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23 14.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2415.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 2516.敦本尚实,反朴还淳 2817.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 3118.事即道,道即事 3319.孔子删《诗经》 3420.结语——徐爱跋 35 二、格物无动静之分——陆澄录 1.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372.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383.相下得益,相上则损 394.人心天理浑然,固有所不能传 405.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 406.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427.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438.“上达”只在“下学”里 439.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4510.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4611.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4712.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 4813.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 4914.心即性,性即理 5015.理不容分析,又何须凑合 521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5317.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5418.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 5519.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5620.定者,心之本体 5721.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 5822.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6023.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 6124.阳明释易经 6225.圣人不消说“夜气” 6226.动静无端,岂有向邪 6327.圣道广大中正,无所谓上下 6428.仁者恻隐心怀 6629.权变之道,须是因时制宜 6730.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 6831.更觉“良工心独苦” 6932.“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误人 7033.精、气、神,三者为一 7134.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 7135.哭则不歌,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7236.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在则众恶来 7237.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 7338.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 7439.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7440.私欲如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 7541.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日见之精微 7642.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7743.自然有发便能中正平和,自然无所不可 7844.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7945.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数尺有源之井水 8046.贯通古今,一日便是一元 8047.心统五官,外物才不扰乱内心 8148.知与充与遏者,志也 8249.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8250.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 8451.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 8552.理在心性中,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 8653.中只是天理,无所偏倚 8754.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亡 8955.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 9056.心之本体,原自不动 9157.主客消融,万象森然 9258.心外无物,孝亲便是物 9259.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9360.“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9461.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 9562.孝悌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9663.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98……
古籍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