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医学源流(第3版)/张仲景医学全集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仲景医学源流(第3版)/张仲景医学全集

张仲景医学源流(第3版)/张仲景医学全集

作者:傅延龄,陈明,付长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21405774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18-12-01

出版社: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曰:“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重要学派除了道家,东周后半期都创立了。基本原因就在东周社会,由于兼并战争而发生巨大变化。宗族制度在破坏,家族制度在兴起。在兴起的经济基础上,反映出创造性的学术思想。”那一时期的医学发展也不例外。从汉代前医学发展状况来看,当时医学已有师承授受关系。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扁鹊师从长桑君,其学生有子阳、子豹等人。另按《说苑》的记载,扁鹊的学生还有子容、子明、子越、子游、阳仪诸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和公孙光,其弟子有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等。师承授受关系的存在是学术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基础。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以扁鹊为代表的众多医家,也有很多重要的医学著作,其中反映出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学术观点。中医现存*早的理论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是从战国到两汉时期形成的。《黄帝内经》中方药方面的知识较少,而关于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辨证、摄生九个方面的知识则甚为丰富。在这一时期问世的理论医学著作还有据说是扁鹊所撰的《难经》。《难经》的不少学术观点与《黄帝内经》不同,如它关于命门、三焦的认识,以及它关于关格的认识等便与《内经》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早的本草学专著,托名为神农所著,学术界认为它是临床医学或曰“经方派”的代表性著作。
  在春秋战国到东汉的一段时期,已经出现理论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分派。学术界认为,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医学派代表性的杰出人物。
  根据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所撰《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家被划入“方技”一类,方技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派。“医经”派以中医理论研究为主,他们在学术上的特点是“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医经派的代表性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等。
  “经方”派则指用经验方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流派,他们的学术行为特点是“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汉书·艺文志》记载的经方十一家著作均已佚失。学术界认为,现存的《神农本草经》和已经亡佚的《汤液经法》是临床医学流派的代表性著作。
  张仲景正是在全面继承与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基础上,熔医学理论与方药于一炉,写成了我国**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勤求古训”指出了《伤寒杂病论》的渊源。《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和《阴阳大论》都是理论医学著作。《九卷》一般认为指的是《灵枢》。《胎胪药录》应该是临床医学著作,大概是一部妇科与儿科学专著,不过其书已经亡佚。有一种观点认为“平脉辨证”也可能是一种临床医学著作。
  “博采众方”的“众方”,除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以外,还有哪些著作呢?晋代皇甫谧(公元215~282年)《针灸甲乙经·序》说,“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有学者经考证认为,皇甫谧所言伊尹《汤液》可能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经方”类著作中的《汤液经法》。《汉书·艺文志》提到的另一种著作《神农黄帝食禁》,它的一些内容经过考证,可能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后两篇,即《伤寒杂病论》的食禁部分。有学者把《汉书·艺文志》经方十一卷的标题与《金匮要略》的篇名相对照,发现二者十分吻合:“以两者部类而言,则彼此略可覆掩,没有过多差异。”这些资料说明《伤寒杂病论》与《汉书·艺文志》所载“经方”类著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汉书·艺文志》所提到的“房中”及“神仙”两派,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养生,倾向于“和平寿考”的摄生观念及追求一种所谓“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的宁静祥和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保性命之真”的终极人生追求。其具体内容偏于养生与修炼,而其目的则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追求长生不老,这与以医治疾病为主的理论医学及临床医学有所不同。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一、《汤液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伊尹汤液》在《隋书经籍志》中已不载,而《隋书经籍志》主要依梁阮孝绪《七录》和《隋大业正御书目录》而成,则知《伊尹汤液》在三国之末齐梁之前(公元265~502年)已经遗失。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经方类著录“《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所谓《汤液经法》之书,亦久佚。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云:“《内经·素问》有《汤液醪醴论》。《事物纪原》:《汤液经》出于商伊尹。《郊祀志》:莽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作乐其上,顺风作《汤液》。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认为仲景据《伊尹汤液》而为《伤寒杂病论》。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在“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下云“按后汉张机仲景取是书论次为十数卷”。另外,姚振宗在《后汉艺文志》“张仲景方十五卷”下云:“按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根据王应麟、姚振宗二人所考,皇甫谧所言之《伊尹汤液》,即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谓的《汤液经法》。
  据《针灸甲乙经·序》推测,皇甫谧亲见并曾阅读《伊尹汤液》,而且还曾亲见“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他对比二者,得出结论:《伤寒杂病论》是仲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论广”而成。“论”者,所谓“研究”和“条理化”;“广”者,所谓“扩大”和“补充”。张仲景正是在对《伊尹汤液》一书进行研究和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而增补与扩充一些内容,撰成此书。这正与《伤寒论·序》所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意合拍。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医学 中医学 经典古籍

在线阅读

上一篇:护理常规     下一篇:中国蝴蝶生活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