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作者:李德桃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11300291 定价:120.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9. 改善483q柴油机起动可靠性的研究
10. 非直喷式柴油机低温起动时非稳态燃烧过程分析
11. 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时的准维燃烧模拟计算
12. combustion simulation of idi engine at cold—starting
ⅲ. 柴油机共轨喷油系统的研究
1. investigation on new type of hydraullcally intensifled common—railinjection system
2. 增压式共轨喷射系统的模拟计算和试验分析
3. 蓄压式电控喷油器燃油喷射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
4. 柴油机共轨系统中多分支共轨的三维模拟计算和分析
5. 滑阀参数对蓄压式电控喷油器喷射过程影响的计算分析
6. 柴油机中压共轨式喷油系统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7. 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内的瞬变流动研究
8. 喷油嘴喷孑l内部空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9. 垂直多孔喷嘴内部空穴两相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10. 柴油机喷嘴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
11. 垂直多孔喷嘴内部流动空穴现象数值模拟分析
12. 高压共轨式柴油机多次喷射的数值模拟
ⅳ. 微型动力机电系统的研究
1. 微动力机电系统和微发动机的研究进展
2. 微型发动机燃烧室的模拟研究
3. microscale coiilbustion research for application micro—thermophotovoltalc systems
4. 微型发动机的燃烧模型和数值模拟
5. 开发微型发动机燃烧器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6. 微型火焰管中燃烧的研究
7. 微热光电系统燃烧的若干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8. 微热光电系统燃烧器的研究
9. 微热光电系统原型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10. 微热光电系统中柱型燃烧室的试验
11. effects of major parameters on micro—combustion for thermophotovoltaic energy conersion
v. 其他相关研究
1. 旋进型旋涡流量计内流体运动规律的研究
2. 汽油机高压缩比快速稀燃系统及其爆震控制
3.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汽车排放法规若干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4. 有机硝酸酯类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
5. 着火促进剂作用机理的数值研究
6. 柴油喷雾着火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模拟
7. 利用实测放热规律研究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机着火特性和燃烧过程的影响
8. 6110型柴油机机体组件的有限元分析
9. 锅炉给水泵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10. 电厂锅炉燃烧系统的模糊免疫pid控制
11. 利用改进型drnn神经网络控制锅炉的负压和风量
附录a 未选入的学术论文题录
附录b 著译作目录
附录c 人文情怀
1. 百炼成钢
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在李老师科研团队中的一些感受
4. 忆师随笔
5. 感念师恩
6. 恩师倡导的“四跨”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
7. 短期的接触长期的记忆
8. 回忆在工程热物理研究室学习和工作的日子
编后记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 节选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共收录李德桃教授及其合作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83篇,其内容包括:涡流室式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烧系统、柴油机冷起动的基础研究和改善措施、柴油机共轨喷油系统的研究、微型动力机电系统的研究、其他相关研究。附录还选刊了李德桃教授的同窗好友和研究生所写的部分短文,以反映作者在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和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情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锲而不舍、严谨治学和循循善诱的精神,这也是《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反映了作者50多年的科研历程和成果,也在某些方面反映了我国动力机械和工程热物理领域一定发展阶段的学术水平和特色,为我国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背景情况、探索基础和创新思路。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可供高等院校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等专业师生、从事内燃机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李德桃教授论文选集 相关资料
插图:
(1)按照茅瑞尔(Meurer J S)关于混合气形成力学的最新观点,M过程的主要特性是对蒸发和混合起决定性作用的混合气形成手段——油粒和空气的相对速度,在燃烧过程中始终都保持较高的值。这就给燃料的蒸发和混合气形成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拿这个观点来解释涡流室内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推断:在相同的油粒速度下,同任何其他类型的燃烧室相比,具有强烈空气涡流的涡流室有着更高的油粒一空气相对速度。这是涡流室应用M过程的一个特点,也是它易于实现高速化的一个优点。
关于涡流的特性,现在还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但是,不论是“半自由涡”也好,是自由涡同其他形式的涡相结合也好,各种形状的涡流室,都较其他类型的燃烧室有着更高的涡流强度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彗星V号涡流室具有平底,虽然涡流有所衰减,仍能适应高速化(5 000 r/min)就是明证。
顺便指出,至今人们还沿用30年代提出的所谓涡流比(空气涡流转数与发动机转数之比)来反映涡流强度对工作过程的影响。我们认为,随着M过程应用于涡流燃烧室,随着人们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理解加深,有必要探讨新的特性参数来综合反映涡流强度和油注运动对工作过程的实际影响。
工业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