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响应及调控模式研究
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响应及调控模式研究作者:汪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30380333 定价:98.0 出版时间:2013-08-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响应及调控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响应及调控模式研究》系统介绍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供水格局的变化;研究了海河流域地下水对变化环境的响应规律和平原区地下水补排过程与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海河流域地下水功能区划、供水格局变化后的地下水开采调控模式及变化环境下地下水的适应性管理战略。
《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响应及调控模式研究》可供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水文水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领域的管理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响应及调控模式研究 目录
总序前言
第1章 海河流域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海河流域概况
1.1.1 自然地理条件
1.1.2 经济社会
1.1.3 水资源分区
1.2 水资源及其特点
1.2.1 降水量
1.2.2 地表水资源量
1.2.3 地下水资源量
1.2.4 水资源总量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3.1 水资源配置工程现状
1.3.2 供水量
1.3.3 用水量及耗水量
1.4 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1.4.1 地下水开采、超采现状
1.4.2 浅层地下水动态
1.4.3 深层地下水动态
1.4.4 超采区地下水埋深
1.5 地下水水质及其变化
1.5.1 浅层地下水水质
1.5.2 深层承压水水质
1.5.3 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
1.5.4 地下水污染状况
1.5.5 地下水质变化趋势
第2章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供水格局变化
2.1 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循环的影响作用
2.2 影响供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可供水量上限
2.2.1 “三生”需水量变化
2.2.2 引江水量
2.2.3 地下水压采量
2.2.4 再生水及非常规水源利用量
2.2.5 可供水量上限
2.3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2.4 供水格局变化特征
2.4.1 1956~2000年水文系列(长系列)
2.4.2 1980~2005年水文系列(短系列)
2.5 小结
第3章 海河流域地下水与环境的响应模拟
3.1 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概化
3.1.1 含水层结构
3.1.2 地下水补排条件变化
3.1.3 地下水流场演化
3.2 水资源转化动态模拟模型(modcycle)
3.2.1 modcycle模型的总体设计
3.2.2 主要空间数据及其处理
3.2.3 平原区水文地质数据
3.2.4 其他空间数据
3.2.5 模型率定与验证
3.3 近十年海河平原区地下水系统演变规律
3.3.1 主要水循环驱动因素
3.3.2 海河流域水循环通量分析
3.3.3 平原区地下水补排特征
3.3.4 平原区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
3.4 供水格局变化后海河平原区地下水补排条件变化
3.4.1 模拟情景设置
3.4.2 供水格局变化下海河平原水平衡分析
3.4.3 供水格局变化下海河平原地下水循环响应
3.5 海河平原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的空间分布和强度
3.6 小结
第4章 平原区地下水补排变化与动态模拟研究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1.1 模型范围和边界条件
4.1.2 含水层结构特征
4.2 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型
4.2.1 数学模型
4.2.2 模型结构
4.2.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4.3 地下水补给、开采与水位响应关系
4.3.1 开采量、地下水位与补给量互动关系
4.3.2 补给量和开采量相关特征
4.4 供水格局变化后海河平原区地下水响应分析
4.4.1 1956~2000年系列
4.4.2 1980~2005年系列
4.5 小结
第5章 海河流域地下水功能区划
5.1 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现状
5.1.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5.1.2 国内地下水功能区划
5.2 海河地下水功能区划体系
5.2.1 一级功能区
5.2.2 二级功能区
5.2.3 基本要求和原则
5.3 区划标准
5.3.1 开发区
5.3.2 保护区
5.3.3 保留区
5.4 区划成果
5.4.1 一级功能区
5.4.2 二级功能区
5.5 功能区保护目标
5.5.1 基本原则
5.5.2 目标体系
5.5.3 分区保护目标
5.6 功能区现状达标情况
5.7 变化条件下的地下水功能调整
第6章 供水格局变化后的地下水开采调控模式研究
6.1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地下水需求变化
6.1.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6.1.2 国民经济需水预测
6.1.3 地下水需求变化分析
6.2 海河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多目标模型
6.2.1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6.2.2 基于协同进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6.2.3 优化配置结果及分析
6.3 地下水开采调控方案优选评价
6.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6.3.2 评价方法
6.3.3 评价结果
6.4 供水格局变化后地下水开采调控模式
6.4.1 调控原则
6.4.2 分区调控模式
6.4.3 分阶段调控模式
6.5 南水北调工程达效后地下水调控模拟修复效果
6.5.1 1956~2000年系列
6.5.2 1980~2005年系列
6.6 小结
第7章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适应性管理战略
7.1 依法管理和保护战略
7.1.1 颁布《南水北调供用水管理条例》
7.1.2 出台《海河流域地下水管理办法》
7.1.3 出台《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管理办法》
7.2 *严格的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战略
7.2.1 严格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
7.2.2 编制年度计划,落实地下水压采目标
7.2.3 严格开采管理,实行源头控制
7.2.4 实行基于地下水脆弱性的分区保护
7.3 严格监控及公众参与战略
工业技术 水利工程 水资源调查与水利规划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与检修-第2版
下一篇: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实验案例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