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车理论
电动机车理论作者:王贵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30448613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一 汽车的车厢侧倾
二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车轮上的重新分配及对稳态响应的影响
三 车厢侧倾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
四 侧倾转向
五 变形转向
六 变形外倾
第五节 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一 转向系的功能与转向盘力特性
二 不同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要求
三 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试验
第六节 操纵稳定性与切向力的关系
一 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与转向特性
二 由切向反作用力控制转向特性
第七节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各类电子控制系统综合比较
第八节 汽车的侧翻
一 刚性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二 带悬架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三 汽车的瞬态侧翻
第九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
一 低速行驶转向轻便性试验
二 稳态转向特性试验
三 瞬态横摆响应试验
四 汽车回正能力试验
五 转向盘角脉冲试验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基于垂向力学的平顺性
**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一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二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一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二 空间 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
三 路面对四轮输入的功率谱密度
第三节 简化为单质量振动系统分析
一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二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
三 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四 单质量系统对随机输入的响应
第四节 车身 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一 运动方程和振型分析
二 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三 车身加速度 车轮相对动载和悬架弹簧动挠度的幅频特性
四 计算系统振动响应量均方根值
五 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量均方根值的影响
第五节 双轴汽车的振动
一 振型分析
二、减小车身俯仰角加速度的分析
三、前、后轮双输入系统等效为单轮输入的折算幅频特性
四 轴距中心处和对的幅频特性
五 车身上任一点p的垂直位移对前轴上方车身位移的幅频特性
六 功率谱密度和均方根值的计算
第六节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的幅频特性
一 “人体座椅”系统的传递特性
二 “人体座椅”系统的参数选择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一 平顺性试验的主要内容
二 平顺性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基于地面力学的通过性
**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一 汽车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
二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第二节 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车辆的挂钩牵引力
一 车辆在松软地面上的土壤阻力
二 松软地面给车辆的土壤推力
三 挂钩牵引力
第四节 汽车通过性计算和影响因素
一 牵引通过性计算
二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第五节 间隙失效的障碍条件
第六节 汽车越过台阶 壕沟的能力
第七节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安全性
**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一 地面制动力
二 制动器制动力
三 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四 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一 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
二 制动距离的分析
三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一 汽车的制动跑偏
二 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
第五节 前 后轮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一 地面对前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二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曲线
三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四 前后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五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六 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要求
第六节 汽车的制动性试验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电动汽车的性能优化
**节 概述
一 交通现状赋予汽车业的使命
二 各种辅助安全性能装置简述
三 优化电动汽车的结构布局
第二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一 abs的基本功能与发展
二 abs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三 abs的工作原理
四 abs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驱动防滑转控制asr
一 asr的功用及与abs的区别
二 asr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三 asr的工作原理
四 asr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
一 esp的基本功能
二 esp的结构组成
三 esp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 新型转向系统及电子差速控制
一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二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三 四轮转向系统
四 电子差速转向的工作原理
五 转向系统的全面改进
第六节 安全测距防撞控制系统
一 安全测距防撞控制的实施意义
二 防撞测距传感技术
三 测距防撞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
第七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css
一 ecss的功能和可控悬架分类
二 半主动式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三 全主动式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第八节 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ccs
一 汽车ccs的功用和基本原理
二 汽车ccs组成部件的功能原理
三 汽车ccs的未来发展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汽车业发展与治理交通之重要性
**节 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二 道路交通流理论的简要分析
三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四 交通需求管理
第二节 改进公交设施与服务水平
一 改进公交服务设施的八项措施
二 公交线路*佳布局软件简介
三 提高出租车载客率的措施
第三节 可节 约交通资源一倍的电动微轿车
一 从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考虑车型
二 电动微轿车的技术改进
三 推出电动微轿车的综合效益
第四节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
一 改善城市交叉路口的措施
二 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
三 发挥交通管理等部门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工业技术 汽车与交通运输 公路运输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