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三版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环境监测-第三版

环境监测-第三版

作者:王英健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22228741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监测-第三版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突出环境监测岗位实际监测任务,培养训练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全书共十章,以监测对象为主线,详细说明了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环境标准、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分别介绍了环境监测基本知识、水和污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等监测方法和技术。实验的选取与岗位运行方法同步,突出实际、实践、实用,适当兼顾新仪器、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采用*新的国家标准来规范环境监测术语,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本书被历届全国环境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指定为**参考书。 本书为高职高专环境类、工业分析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可供环境保护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环境监测-第三版 内容简介

1.环境监测第三版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环境监测第三版内容基于环境监测岗位的监测任务、项目和方法,分别介绍了水和污水、大气和废气、噪声、土壤、固体废物、生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的监测。 3.环境监测教材每节后辅以练习题,便于教学。 4.环境监测的监测项目及时提出注意事项,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参照。 5.环境监测教材被历届全国环境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指定为**参考书。

环境监测-第三版 目录

**章绪论
 **节环境监测的概念、内容和类型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
  二、环境监测的内容
  三、环境监测的类型
 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目的、特点和原则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三、环境监测的原则
  四、环境监测的要求
  五、环境监测的发展
  六、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环境标准
  一、环境标准的作用
  二、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三、环境标准简介
  四、标准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节概述
  一、质量保证的意义
  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三、质量保证体系构成
  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现状
 第二节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一、基本概念
  二、可疑值的取舍
  三、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和结果表述
  四、直线回归和相关
 第三节监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一、名词解释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四、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
 第四节监测方法的质量保证
  一、标准分析方法
  二、分析方法标准化
  三、监测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四、环境标准物质
  本章小结
第三章水和污水监测
 **节概述
  一、水和水体污染
  二、水体监测对象和目的
  三、水体监测方法
  四、水体监测项目
 第二节水样的采集
  一、采样前的准备
  二、地表水的采集
  三、地下水的采集
  四、水污染源的采集
  五、底质样品的采集
  六、流量的测量
 第三节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
  一、水样的运输
  二、水样的保存
  三、采样记录和水样标签
  四、水样的预处理
 第四节物理性质的监测
  一、水温
  二、色度
  三、浊度
  四、残渣
  五、透明度
  六、电导率(电导仪法)
  七、臭
  八、矿化度
 第五节金属化合物的监测
  一、汞
  二、镉
  三、铅
  四、铜
  五、锌
  六、铬
  七、其他金属化合物
 第六节非金属无机物的监测
  一、ph值
  二、氟化物
  三、溶解氧
  四、硫化物
  五、氰化物
  六、含氮化合物
  七、砷
  八、阴离子洗涤剂
  九、总磷
 第七节有机化合物的监测
  一、化学需氧量
  二、高锰酸盐指数
  三、生化需氧量
  四、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五、挥发酚
  六、矿物油
 第八节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一、水体污染生物监测原理
  二、生物群落法
  三、细菌学检验法
 第九节底质监测
  一、底质监测的目的
  二、底质样品的制备
  三、底质监测
  四、活性污泥的测定
 第十节实验
  实验一水质ph值的测定
  实验二色度的测定
  实验三浊度的测定
  实验四六价铬的测定
  实验五汞的测定
  实验六铅的测定
  实验七氨氮的测定
  实验八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九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实验十总磷的测定
  实验十一硝酸盐氮的测定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