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扶长生著

开 本:26cm

书号ISBN:9787112152582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3-06-0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编著者扶长生。
本书共分为四篇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工程学(地震动及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动力学(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单元法基础知识、非线性动力分析):抗震分析和设计(极限承载能力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性能和模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专题讨论(楼板的抗震设计、结构抗扭设计)。
本书可供抗震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结构专业师生参考。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篇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工程学(地震动及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动力学(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单元法基础、非线性动力分析)等。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目录

**篇 地震工程学
**章地震动及地震作用
**节 地震和地震地质
一、地震的成因
二、地震带和断层
三、中国地震地质
第二节 震源
一、断层的种类
二、震源特性参数
第三节 震级和烈度
一、震级
二、烈度
第四节 传播途径
第五节 场地地质条件
一、放大作用
**篇 地震工程学
**章地震动及地震作用
**节 地震和地震地质
一、地震的成因
二、地震带和断层
三、中国地震地质
第二节 震源
一、断层的种类
二、震源特性参数
第三节 震级和烈度
一、震级
二、烈度
第四节 传播途径
第五节 场地地质条件
一、放大作用
一、滤波作用
一、震害实例
第六节 地震波
一、波动方程及体波
二、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三、面波
四、强震观测记录
第七节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
一、峰值加速度
二、频谱特性
三、持续时间
第二章 抗震设防标准
**节 设防与设计
一、抗震设防若干概念
二、中国抗震设计理论框架
第二节 地震区划图
一、中国地震区划图
二、美国地震区划图
第三节 地震危险性分析
一、概述
二、Poisson分布
三、地震活动性
四、地震动衰减关系
五、概率分析计算
六、地震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结构动力学
第三篇 抗震分析和设计
第四篇 专题讨论
参考文献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节选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编著者扶长生。
本书共分为四篇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工程学(地震动及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动力学(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单元法基础知识、非线性动力分析):抗震分析和设计(极限承载能力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性能和模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专题讨论(楼板的抗震设计、结构抗扭设计)。
本书可供抗震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结构专业师生参考。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扶长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日本土质工学会会员,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会员。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毕业于同济大学,师从俞载道教授,硕士学位。
曾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建筑设计院长期担任结构专业负责人,创办了上海长福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完成了大量的结构设计。
先后担任或担任过中国砌体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审查委员会委员。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建筑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