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作者:仇勇海 等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7811056518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08-10-01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包括:自然电场法;地震预测实例;临震自然电位异常的解释;自然电位观测技术;科学价值。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目录

1 自然电场法
1.1 基础理论
  1.1.1 导体
  1.1.2 流动电位
 1.2 自然电场法
  1.2.1 电子导体的自然极化机理
  1.2.2 离子导体的自然极化机理
  1.2.3 随时间变化的自然电场
2 地震预测实例
 2.1 海城地震
  2.1.1 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2.1.2 中期地震趋势的研究
  2.1.3 短期地震趋势的判断
  2.1.4 临震预报
  2.1.5 自然电位异常场
 2.2 唐山地震
  2.2.1 历史回顾
  2.2.2 自然电位异常场
 2.3 松潘地震
  2.3.1 地震区地质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
  2.3.2 地震预报情况
  2.3.3 地震前兆特征
  2.3.4 自然电位异常场
 2.4 盐源地震土地电异常
 2.5 龙陵地震土地电异常
 2.6 道孚地震土地电异常
 2.7 异常的可靠性
3 临震自然电位异常的解释
 3.1 构造块体与活动断裂
  3.1.1 西南地区
  3.1.2 华北地区
 3.2 地壳形变
  3.2.1 唐山地震区
  3.2.2 邢台地震区
3.3 断层与地裂缝
  3.3.1 断层
  3.3.2 地裂缝
 3.4 地下水
  3.4.1 唐山地震区
  3.4.2 海城地震区
3.5 临震自然电位异常的解释
  3.5.1 地震预报
  3.5.2 地震频发带与成矿带
  3.5.3 临震自然电位异常的成因
4 自然电位观测技术
4.1 布设台址
4.2 观测自然电位
4.3 问题讨论
5 科学价值
 5.1 地应力
 5.2 地震活动性
 5.3 地壳形变
 5.4 重力
 5.5 地磁
 5.6 电阻率
 5.7 自然电位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附录二 有关地震的早期文献索引
附录三 关于地震预报的评论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节选

1.自然电场法
  1.1 基础理论
  1.1.1 导体
  1.自然电场法
  能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进行自然电场研究时必然涉及到导体,因此,在讨论自然电场之前,应当首先对导体的类别和性质有所了解。
  有些导体依靠其中的电子传送电流,可称之为电子导体或**类导体。金属、石墨、大部分金属硫化物和部分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电子导体。半导体可以分为依靠电子导电的N型半导体与依靠空穴导电的P型半导体。对于P型半导体,表面看来,似乎是荷正电的空穴在移动着以传导电流,但其实质仍然是电子的移动。所以说,金属硫化物和某些氧化物,虽具有半导体性质,但也属于电子导体。
  另一类导体是依靠离子的移动来完成其导电任务的,它们被称为离子导体或第二类导体,例如水及以水为溶剂的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等。
在地震地质条件下,围岩中的传导电流主要是以围岩孔隙、裂隙中的水溶液电解质为载体。因而了解电解质及水的基本性质及其导电机理是有必要的。
  能在溶液中形成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称为电解质溶液。
  根据电解质溶液的性质,通常将它们分为两类。除了水溶液电解质之外,熔盐也叫做液态电解质。水溶液是常温下稳定的液体,熔盐是高温下的电解质溶液。
当两种外壳层电子状态截然不同的粒子充分接近时,例如电离能很小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原子和电子亲和能很大的非金属卤族或氧族的原子相接近时,由于电子移动,非满壳层结构的中性原子变成了满壳层结构的离子,形成了离子化合物,如NaCl。
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之间有很强的静电引力,所以要使离子能够自由移动,就必须施加外力。
对离子晶体加热时,加剧了离子的热振动。当离子的热振动超过了晶体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离子的有规则排列被破坏,晶体被熔化。离子化合物在高温下熔化后,就存在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成为电的良导体。
如果把离子化合物置于介电常数很大的极性溶剂之中,例如水的介电常数约为80,且水是极性分子,由于正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在水中可以减小80倍,因而由于其本身的热振动和极陛水分子的吸引,离子化合物极易溶解于水而成为正负水化离子。毫无疑义,NaCl等水溶液导电性良好。
……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自然科学 地球科学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上一篇:守护大熊猫     下一篇:精编人类遗传学实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