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与水体生态修复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水生植物与水体生态修复

水生植物与水体生态修复

作者:吴振斌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030309211

定价:158.0

出版时间:2011-05-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7.2 植被恢复/重建初期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法
7.3 水生植被恢复示范及工程应用实例
第8章 湖泊富营养化与水生植物群落演替——以武汉东湖为例
8.1 东湖概况
8.2 东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
8.3 东湖水生植物衰退和群落演替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关系
8.4 水生植物衰退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武汉东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名录
彩图文摘版权页:



插图:





在近40年的调查研究中,东湖消失的水生植物物种如水车前、水马齿和谷精草等都是耐污力很低的物种(于丹,1995)。而耐污种喜旱莲子草和凤眼莲大量扩张,成为水生植被中优势种之一。当然,不耐污种的消失不能完全归因于富营养化,其他原因如草食性鱼类的捕食压力和生境消失(如睡莲因稳定环境的丧失,而不能迁入适宜生境而消失,以及两栖蓼因湖中挺水植物和高大漂浮植物带的减少而丧失蔽荫生境*终消失)等(于丹,1995;倪乐意,1995,1996)。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还可能降低水生植物的单位生物量和密度。1963年沉水植物分布区的平均生物量为132 g DW/m2,而1994年为33.6 g DW/m2,只为原生物量的1/4左右,30年的对比还发现优势种的出现频率大大降低,表明植物的生物量和密度降低。此外,1996年东湖郭郑湖沉水植物种子库调查发现,种子库十分贫乏,也说明植被更新能力下降(倪乐意,1996)。
8.3.2 高营养对沉水植物存在显著的生长胁迫
Ni (2001a,2001b)针对东湖植被消失的可能原因开展了室内研究,发现水柱氮磷浓度升高抑制微齿眼子菜生长,并认为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富营养化是导致武汉东湖沉水植被消失的原因之一。曹特和倪乐意(2004)针对富营养化与东湖植被消失之间关系开展了室内胁迫生理学研究,急性协迫实验表明,水柱高浓度的氮营养如铵氮和硝态氮能诱发沉水植物金鱼藻的抗氧化活力的显著提高,无机氮浓度升高对该沉水植物构成生理胁迫。

水生植物与水体生态修复 作者简介

吴振斌(e-mail:wuzb@ihb.ac.cn),湖北黄梅人,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水体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理事长,欧盟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际水协会(IWA)植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亚洲区协调人。长期致力于水生植被恢复和生态工程等方面研究,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以**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5项;发表论文254篇,SCI、EI收录110篇;已出版专著1部;授权专利8项。获首届“武汉杰出人才奖”等荣誉20项。

水生植物与水体生态修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自然科学 生物科学 植物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