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发射光谱分析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分子发射光谱分析

分子发射光谱分析

作者:编者:晋卫军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22310378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8-03-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4.3 专属性溶剂效应Ⅰ:氢键 128

4.3.1 基本概念 129

4.3.2 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130

4.3.3 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131

4.4 专属性溶剂效应Ⅱ:卤键/s-穴键 132

4.5 专属性溶剂效应Ⅲ:π-穴键 138

4.6 溶剂化动力学的定量处理 139

4.6.1 构建时间分辨荧光发射光谱 139

4.6.2 探针的溶剂化动力学和溶剂化弛豫时间或旋转弛豫时间 140

4.6.3 荧光探针研究离子液体的溶剂化动力学 141

4.6.4 磷光探针研究毫秒级溶剂化动力学 145

4.7 红边效应 148

附录 148

参考文献 156



第5章 质子转移、温度和黏度对发光光物理过程的影响 161

5.1 质子转移对荧光的影响 161

5.1.1 基态和激发态质子解离 161

5.1.2 激发态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质子转移 166

5.2 温度和黏度对荧光强度及荧光光谱的影响 169

5.2.1 温度的影响 169

5.2.2 黏度的影响 171

参考文献 176



第6章 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178

6.1 基本现象 179

6.2 基本概念和电荷转移的分子轨道理论 182

6.3 电荷转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 183

6.4 常见电子/电荷供体和受体类型 187

6.5 电荷向溶剂转移(CTTS)跃迁 187

6.6 分子内的跨环共轭和/或跨环电荷转移 192

6.7 电荷转移荧光的两种机理 194

6.8 分子内和扭转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 195

6.9 电荷转移荧光的应用 198

参考文献 207



第7章 溶液和异相介质的荧光猝灭 212

7.1 荧光猝灭概述 213

7.1.1 荧光猝灭现象 213

7.1.2 常见荧光猝灭剂及其猝灭机理 213

7.2 碰撞猝灭和静态猝灭理论 222

7.2.1 溶液中的碰撞作用 222

7.2.2 碰撞猝灭方程:Stern-Volmer方程 223

7.2.3 静态猝灭理论 225

7.2.4 动态和静态猝灭的偏差 227

7.2.5 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比较 229

7.2.6 非均相介质的发光猝灭 229

7.3 电子转移及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猝灭 231

7.3.1 电子能量转移(ET)和电子转移(ELT)的比较 231

7.3.2 电子转移的Rehm-Weller理论 232

7.3.3 电子转移的Marcus理论 233

7.3.4 价带间的电子转移 235

7.3.5 电子的跳跃转移 236

7.3.6 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和传感器设计 237

7.4 电子能量转移猝灭 239

7.4.1 能量辐射转移 239

7.4.2 荧光猝灭的Frster共振能量转移 240

7.4.3 交换能量转移 246

7.4.4 电子能量转移途径的比较:局限性和模型的扩展 248

7.4.5 分子内的借键非辐射能量转移:F?rster和Dexter型之外的电子能量转移形式 251

7.5 荧光猝灭的典型应用 256

7.5.1 光谱尺的应用 256

7.5.2 胶束平均聚集数的测定 257

7.5.3 分子信标设计两例 261

7.5.4 借键能量转移的应用 262

参考文献 265



第8章 荧光偏振和各向异性 270

8.1 荧光偏振和各向异性的物理基础 270

8.2 稳态荧光偏振和各向异性的实验测量 271

8.3 荧光偏振和各向异性的理论处理 274

8.4 偏振和各向异性光谱测量用于确定跃迁矩或辨别电子状态 278

8.5 退偏振化 281

8.6 荧光各向异性测量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282

8.6.1 蛋白质旋转动力学 282

8.6.2 荧光偏振应用于免疫分析 284

8.6.3 结合棒形纳米粒子偏振特性的焦磷酸根检测 286

8.6.4 荧光各向异性黏度探针 287

参考文献 290



第9章 磷光光谱原理 291

9.1 磷光光物理基础 291

9.1.1 分子单线态和三线态 291

9.1.2 三线态布居的机制 293

9.1.3 磷光光物理过程 294

9.2 磷光量子产率和磷光寿命 295

9.2.1 磷光量子产率和磷光寿命的定义 295

9.2.2 磷光量子产率和磷光寿命的测量 296

9.3 磷光与分子结构和电子跃迁类型 299

9.3.1 电子跃迁类型对磷光的影响:埃尔-萨耶德选择性规则 299

9.3.2 分子结构 301

9.3.3 能隙律 302

9.4 增强室温磷光的途径 305

9.4.1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 305

9.4.2 电子自旋-核自旋超精细耦合 319

9.4.3 氘代作用 325

9.4.4 刚性化效应 326

9.4.5 聚集或晶化限制分子内旋转弛豫作用 328

9.4.6 轨道限域效应 329

9.4.7 金属纳米粒子/溶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波耦合定向磷光 332

9.5 三线态研究方法 336

9.5.1 系间窜越速率常数的测定或估计 336

9.5.2 测定富勒烯三线态 338

9.6 稀土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的发光 340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自然科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