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生物技术(第2版)
抗生素生物技术(第2版)作者:王以光、王勇 编著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122342881 定价:148.0 出版时间:2018-02-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第四节核苷酸代谢128
一、核苷酸的分解128
二、核苷酸的合成128
第五节脂代谢130
一、脂类的合成130
二、脂类的分解133
第六节核开关—— 一个新的基因调控元件134
参考文献 135
第五章抗生素生物合成及其遗传学136
**节抗生素构造单位的来源——生源138
一、聚酮体138
二、异戊二烯类139
三、糖类和氨基糖139
四、氨基酸140
五、3-氨基-5-羟基苯甲酸142
六、环多醇143
七、核苷类144
第二节主要类群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及分子生物学145
一、多肽类抗生素145
二、聚酮类抗生素172
三、聚酮与非核糖体多肽复合型合酶共同介导合成的抗生素229
四、寡糖类抗生素及糖基化酶在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237
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46
六、核苷类抗生素261
七、氨基香豆素类抗生素266
八、异戊二烯类抗生素272
九、林可霉素类抗生素276
参考文献279
第六章抗生素产生菌次级代谢调控及其分子机制280
**节抗生素生物合成全局性调控281
一、生长速率及多磷酸化核苷酸ppGpp的调控282
二、σ因子283
三、营养代谢的调节284
四、反馈调节288
五、诱导调节289
六、腺苷甲硫氨酸(SAM)的调节295
七、细胞通透性的调节295
八、金属离子的调节295
九、热休克反应296
十、抗生素生物合成全局性调控基因296
第二节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多效性调控301
一、链霉菌形态发育分化和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多效性调控301
二、多种途径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多效性调控301
第三节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特异性调控302
一、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特异性调控蛋白302
二、各类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特异性调控304
第四节链霉菌次级代谢基因转录调控309
一、链霉菌基因转录的特点309
二、链霉菌启动子域的特点314
第五节调节基因的研究方法318
一、小分子诱导物的分离鉴定318
二、启动子区及活性分析318
三、基因表达的时空性320
四、基因转录的起始位点320
五、调节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321
参考文献322
第七章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组合创制新抗生素或其先导化合物323
**节组合生物合成的分类326
一、突变组合生物合成326
二、前体导向生物合成335
三、基因组合生物合成342
第二节基因组合生物合成的原理及其应用342
一、聚酮合酶(PKS)Ⅰ型342
二、聚酮合酶(PKS)Ⅱ型362
三、聚酮合酶(PKS)Ⅲ型370
四、非核糖体肽合酶371
五、后修饰酶在组合生物合成中的应用380
第三节异源基因表达组合生物合成402
一、宏基因组在组合生物合成中的应用402
二、异源基因表达宿主系统409
三、异源基因表达载体系统411
四、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基因表达413
五、异源基因表达的组合生物合成416
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428
第四节微生物沉默基因簇的激活429
一、改造转录调控基因激活沉默基因簇431
二、引入强启动子激活沉默基因簇432
三、加入小分子物质激活沉默基因簇433
第五节合成生物技术在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研发中的应用434
一、底盘细胞的选择435
二、底盘细胞的改造和优化439
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组装441
四、利用合成生物学元件开发放线菌产素潜力443
五、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新化合物筛选444
六、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天然产物结构改造446
七、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制新化合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447
参考文献448
附录450
一、放线菌培养常用培养基450
二、几种培养基常用有机氮源的成分分析453
三、链霉菌菌种研究常用技术与方法457
抗生素生物技术(第2版) 作者简介
王以光,1936年出生,江苏常州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55~196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抗生素工艺系学习,取得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修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和863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课题20余项。作为主要研制者从事灰黄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泰古霉素和西罗莫司等的研发工作,均投入生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国家一类新药可利霉素,获新药证书。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发表论文160余篇,编写著作6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
王以光,1936年出生,江苏常州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55~196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抗生素工艺系学习,取得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修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和863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课题20余项。作为主要研制者从事灰黄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泰古霉素和西罗莫司等的研发工作,均投入生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国家一类新药可利霉素,获新药证书。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发表论文160余篇,编写著作6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
自然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走向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平面几何试题诠释.第1卷
下一篇:非线性光学导论-(影印版)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