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园-第十七辑
中国植物园-第十七辑作者: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编辑委员会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3876806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4-10-01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国植物园-第十七辑 内容简介
《中国植物园(第17期)》汇集一年来全国各植物园科研人员的*新研究成果,包括植物园的管理、营建、发展,植物育种新成果,植物的引种和应用,科普教育,生态保护宣传,电子技术在植物园中的应用等方面。 《中国植物园(第17期)》所涉专业精专,是植物园届学术交流的良好用书。
中国植物园-第十七辑 目录
我国植物园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贺善安 张佐双创立植物迁地保护生物学的雏议 许再富
台大实验林下坪热带植物园台湾产壳斗科植物迁地保护与环境教育解说 杨智凯邱丽蓉张良芳 王亚男 刘威廷
合肥植物园豆科植物引种及专类园建设 程红梅 周耘峰
北京地区地被植物的引种栽培和应用评价 陈进勇 李菁博
重走丝绸之路,迎接郁金香回家——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春季花展主题方案设计及思考 王琪 原雅玲 杨群力
北京植物园菊花种质资源搜集、保存与评价 崔娇鹏 赵世伟
上海辰山植物园荷花、睡莲及王莲的收集、保育与展示 肖月娥 屠莉 莫海波 田代科
北京地区主要观果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 陈燕 陈进勇 吴超然 赵世伟
耧斗菜属植物在西安的引种栽培 丁芳兵 原雅玲 寻路路 赵锦丽
部分白蜡属植物收集及其在天津和宝鸡两地的引种栽培 权键 王婷 白芳芳 王康
秋海棠属商业育种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董文珂 王中轩 宋碧琰
上海植物园科技创新与发展新思路 高凯 秦俊 奉树成
西安植物园宿根花卉研究进展 原雅玲 董长根 丁芳兵 余刚 寻路路
忍冬杂交育种试验 郁永英 宋莹莹 范淼 翟晓鸥 李长海 周丹 刘玮
地枫皮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梁惠凌 王满莲 史艳财 孔德鑫 邹蓉 柴胜丰
观赏向日葵在郑州植物园的栽培研究 宋良红 郭欢欢 赵建霞
互叶白干层组织培养的褐变因素及防止措施 罗春梅 张兰仙 杨梅 莫言勇
迎国庆荷花新品种“希陶飞雪”选育技术研究 陈煜初 余东北 曾宪宝 马忠社 余翠微 赵勋
早中花观赏樱属植物筛选初报 朱继军 奉树成 陈必胜
白丁香新品种“春黄” 李长海 翟晓鸥 郁永英 宋莹莹 范淼
不同石榴品种的扦插与嫁接成活率对比试验 张继妹 周耘峰 詹双侯
武汉市城区绿化植物氮硫含量变化分析程中平 王章利 史红文
不同N、P、K水平施肥对九头狮子草生长和叶片元素含量的影响 令狐昱慰 黎斌 李汝娟 胡浩 张莹 李思锋
遮阴处理对几种球兰属植物生长的影响 杨涓
遮阴对不同荷花品种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冷寒冰 秦俊 高凯
贵州产地衣聚筛蕊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宋培浪 韩国营
不同种类红豆杉的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效应比较研究 赵广琦 罗玉兰 奉树成 周永刚
红盖鳞毛蕨的孢子繁殖方法 刘兴剑 任全进 孙起梦
南岳部分藤本植物的物候观察分析 赵丛笑 周春桃 蒲玲 刘玲
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葛斌杰 陈彬 赵龙
植物园植物生存状态数字化调查和编目方法 陈彬 陈建平
兰科植物的药用及其产业发展综述 张怡文 孙静文 徐瑞 张毓
中国月季栽培史浅析 陈红岩 赵世伟 王康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新考 李菁博
先秦时期的桃花文化 卢鸿燕 西战 付俊秋
植物园与隔离检疫 刘海桑
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竹类标本园蚜虫发生情形 叶信廷 王亚男 杨智凯 许洞庆 柯俊成
枸骨后个木虱形态学及生物学初步研究 陈连根 黄增艳 胡真
武汉植物园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王雪 万开元
郑州植物园地域性植物景观特色研究 李小康 林博 王建芳
以上海植物园为例浅析“无痕公园”的探索与实践 奉树成 修关玲 李柯
干旱缺水下墨尔本皇家植物园的发展与对策 沈云光 王仲朗
烟台滨海高校盐碱地的治理及园林绿化初探 江晓明
植物园简讯
中国植物园-第十七辑 节选
《中国植物园(第17期)》: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点概况 北京市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0,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年平均降雨量620mm。年平均气温13℃,1月份平均气温为-3.7℃,7月份平均气温为25.2℃。秋季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干燥度高,适合果实丰富色彩的呈现。 1.2调查方法 采取查阅文献资料和外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阅《北京植物志》、收集北京周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名录,掌握观果植物资源分布的基础资料;然后进行实地外业调查,掌握其生境、观赏特征和物候发育规律,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地区主要观果植物资源与分类 北京地区的观果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多达120余种,隶属44科80属,主要集中在忍冬科(Caprif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和芸香科(Rutaceae)等,大多数观果植物*佳观赏季在秋季,也有少数在夏、冬。根据其观赏特性分为色彩果类、巨型果类和奇特果类。色彩果类又分为红、橙黄、蓝紫、黑、白、粉红色果类。主要观果植物分类、观果期及观赏应用特性见附表。 2.2观果植物园林应用 2.2.1盆景、盆栽组合 观果植物盆景是把观果植物植于盆中,进行艺术造型后形成的盆景,早在初唐时期绘画中就有“侍女手持绿叶红果的盆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观果植物盆景已由传统的石榴、柑橘、佛手等向朱砂根、山楂、欧李、蒲棒等具有观赏经济价值的盆景、组合盆栽形式转变,并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延长果期。 2.2.2孤植 为突出观果植物个体美,孤植的观果植物常具有姿、叶、花、果、干等多种观赏性能,如银杏、山楂、海棠、玉兰、柿子,孤植于草坪、转角、建筑前、庭院中,成为构图中心。 2.2.3丛(混)植 可作为主景或建筑、山体、大乔木的配景,也可结合地形和周边环境布置。三五成丛地和其它常绿、落叶树种,花卉和草坪地被等植物组合起来,注重统一与变化、色彩与季相、对比与衬托、节奏与韵律、层次与背景等艺术表达。如北京植物园海棠枸子园中在海棠树背景下种植有郁李、平枝枸子、毛叶水枸子等观果植物,并搭配金叶连翘、小叶黄杨及各类时令花卉,形成稳定而富有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 2.2.4群植 因品种单一、规模宏大常具有蔚为壮观的观赏效果,常作配景或背景。如为屏蔽视线或掩盖建筑而群植金银木、天目琼花、水栒子、胡颓子等观果灌木类。 2.2.5对列植 在建筑物前、人口处或道路两侧,可种植2株或成排列植多株观果树种。如北海公园禅福寺内两株山茱萸对植于入口处,秋季红果累累,为寺内同期举办的菊展增色不少。列植可作为行道树或树阵广场种植,要求树干挺拔,分枝点高.树冠较大,不易落花、果,适应性强,如栾树、银杏。 2.2.6垂直绿化 许多观果植物具有攀援或吸附功能,可以软化建筑墙面、山石、廊架、桥体立面等,是垂直绿化的优良材料。如猕猴桃、南蛇藤、牛迭肚、山葡萄及穿龙薯蓣等。 ……
自然科学 生物科学 植物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