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的本源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创造的本源

创造的本源

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213089329

定价:69.9

出版时间:2018-10-01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但是,生物学家也许比其他任何类型的科学家更重视在上述三个层面寻找因果关系的必要性。鸟儿展翅、人眼对花色的感知等生命现象所促成现实的“因”,被称为“近因”(proximatecauses)。而引导该现象进化为当下状态的一系列事件,被称为“终极因”(ultimatecauses)。近因是完整解释之中的“是什么”以及“怎么样”,终极因则是“为什么”。

针对有机生命,包括人类生命的科学解释,经常需要涉及近因和终极因。相比之下,人文之中所存在的探询性问题,只涉及近因。终极因总是被留给创世之神,或远古外星访客,或想象之中存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令人畏惧的神秘力量”。随意举个例子,你面前有一朵红花。红色和其他所有色调一样,通过对构成可视光谱的电磁光谱中某一具体部分的刺激而显现出来。受体是视网膜中对红色敏感的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将信号传输到大脑皮层的工作中心,之后再一层层传递回大脑皮层的后部,随后和感知与情绪单元相集成,回到负责产生意识的前脑处理中心,令你说出“红色”这个词。根据母语的不同,你也可能说出“rot”“rouge”“krasnyy”“bombu”等词汇。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科学家在近几十年间继续探索,发现了负责色彩识别的基因,以及包含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的DNA片段。

由此,科学研究就让我们距离解开有关人类色觉的**层谜团更近了一步。然而,我们眼前随即又出现一条通往终极因的漫漫长路:为什么人类能看到某个特定的色彩光谱,却看不到红外线、紫外线,也看不到释放可视光的电磁光谱中大部分的光频率?继续向深处探索:为什么是DNA而非其他类型的编码化学物质,对色觉和地球上其他一切生命过程进行定义?是不是可以到想象中存在生命的外星球上找到与DNA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代码?为什么人类会拥有色觉,而不仅仅是分辨明暗关系?

关于这类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若想找到答案,首先需要对史前史进行重建。在史前史阶段,人类物种从早前的古人类进化而来。继而追溯到数千万年前,那时,构成人类大脑和感觉的基本特性,还以原始的形式存在于早期的远古灵长类动物体内。

一直以来,人文学者都局限于回答“是什么”。他们偶尔也会对“怎么样”的问题浅尝辄止,但基本上从不会步入“为什么”的世界。他们的发挥空间建立在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存在的感觉和情绪的生物学特性基础之上,由此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当代人文内容:创造艺术、语言学、历史、法理学、哲学、道德推理和神学。

看起来,“感觉上”可能是个更恰当的说法,只有人类的智慧和情感组合才能达到创造力的高度。创造力这一富有决定性的人类特征,经过了40亿年漫长发展,看来似乎需要经历进化过程中的某种独特工序,要么就是“上帝之手”对人类这个物种的特别关照。

这种在上千年的宗教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猜测,无疑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自然界的先进社会组织中找到替代性跳板,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中一些有可能在进化过程中迂回至人类的水平。请看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筑丘白蚁的杰作吧。这些生活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白蚁,按分类学属于大白蚁亚科。它们筑成的土巢拥有多层结构,由土壤和粪便建成。其中居住着数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白蚁,其巢穴的高度可以超过人类的平均身高。和人类住宅一样,它们的住所也经过精心设计。某些物种的白蚁巢穴还配备精妙的空调系统。巢穴中的管道持续不断地循环着来自周围地面的新鲜空气,并通过热对流原理,将巢穴中大批居民排出的浊气排到蚁丘之外。每一个白蚁巢穴都有一群任劳任怨、没有生育能力的工蚁群体,以及它们的父母双亲——一对负责全部繁殖工作的皇室夫妻。这样的现象是如何成为可能的?个头相当于你两个大拇指加在一起的巨大蚁后,持续不断地产出一串串蚁卵。工蚁通过体型划分阶层,进行劳动分工,其中还包括一支规模庞大、凶猛无比、长着大脑袋的敢死队军团。一次在苏里南,为了将它们那弯刀一样的下颚从大拇指上摘除,我不得不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忙。

“居民们”生活在蚁丘的地下,居住在那深达数米的迷宫般的走廊和小室之中,它们只有在几种特殊情况下才会来到地面上:新生蚁后和她的雄性配偶飞出蚁穴,去往他方建立新巢;大群工蚁在夜间出动,去寻找枯枝败叶的碎片。将耳朵贴近蚁穴(千万别贴得太近),你就能听到由无数细密的脚步声形成的若有若无的沙沙声。工蚁在夜间外出采集植物,是为了在地下花园种植一种可食用的菌类。

大白蚁是真正的超级有机体。每个蚁穴的集体智慧固然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水平相去甚远,甚至连绝大多数鸟类都不如,却高出独居昆虫许多。即便如此,白蚁的创造力也是相当于零。我们不妨假设,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白蚁发展出了人类水平的智慧。它们的“蚁文”(请允许我在此妄造个新词,用以与“人文”相对)包括下列内容:对绝对黑暗的环境的热爱(哪怕见到一点点日光,就会引发吸血鬼般的恐慌);食材只有种植蘑菇,其他什么都不吃;性行为只存在于皇室成员之间;所有胆敢闯入属地的移民,只有死路一条,就连同物种都不放过;患病和受伤的成员会被不容分说地立刻吃掉;没有医院,没有怜悯。

在未来一两个世纪之内,航空科技很可能会带领我们走近并观察其他星系中的行星。人们无疑会开始四处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如果我们在外星球找到生命,找到一种或多种智慧生物,那么就要做好准备,应对无限的可能性。

创造的本源 相关资料

[各方赞誉]



社会生物学鼻祖威尔逊的《创造的本源》一书,以恢弘的视野、跨学科的功力,提出了一个宏伟的命题:重振哲学。全书篇幅虽短,但语言流畅、魅力十足,堪称融汇科技与人文思想的佳作。

——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战略官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又读大师新作,读罢心有戚戚焉。和之前的《半个地球》和《人类存在的意义》相比,深度、广度显然更胜一筹。书中有着更多的跨学科交叉,不局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观,个性鲜明的立论足以从不同角度启发读者。如能把诸子百家和王阳明心学等东方元素融入到两次哲学启蒙中,相信会更具张力和引人深思。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科普读物 人类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