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万象(2011年白金修订版)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万象(2011年白金修订版)

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万象(2011年白金修订版)

作者:林青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3922253

定价:

出版时间:2011-01-01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万象(2011年白金修订版) 节选

    两极地区为什么出现迷人的极光?

    在南北极的夜空中,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巨大的绚丽光彩的光带——极光。在自然界的奇观里,恐怕没有什么能比极光更多姿多彩、更迷人的了。

    1950年的一个夜晚,苏联的首都莫斯科曾经出现过罕见的极光。那闪亮的光弧呈现淡紫色、红色,在北方的夜空闪耀,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1958年2月11日的夜晚,*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地方的天空,也都出现了极光。据当时的人说,天色刚擦黑,在天空中就出现了一片红色的光幕,在光幕上闪现出一条条自上而下的美丽光带。不久,光带的亮度明显增强,就好似一条黄色的绸带飘扬在空中,从出现到消失一共经历了4个小时。

    极光给人的印象是神秘莫测,变化多端的。有的极光在天空中只是一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极光则可以在天空中闪耀好几个小时:有的极光色彩斑斓,一亮一暗地不停地闪动;有的极光呈银白色,在天空中凝结不动;有的极光亮丽无比,连月亮的光辉都能掩盖住:有的极光却极为清淡,宛如缕缕丝云;有的极光结构简单,只是一个弯弯的弧光;有的极光则好像无数彩绸抛向天空,或像是高悬在空中的光幕,美丽迷人。

    这种大自然的奇观是从何而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解释说,这是由于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磁场,而它的两个磁极恰好就在地球的南北极附近。当特别强大的太阳风带着电子流;中向地球磁场时,就会在地球的高空同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分子相遇,从而激发出极光。由于带电电子流同大气层中不同分子的作用,如氧、氮、氩、氖等,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就出现了前面人们所看到的变化奇幻,绚丽多姿的极光了。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远古时期,华夏民族对于四季变化已有了很深的了解,早就知道根据季节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有规律地进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就是千百年来留下的宝贵经验。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已运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以后,通过农业生产活动,又逐渐加以完善;至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

    确立的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记忆方便,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有差不过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00,从0°开始定为春分日。以后,每隔15°定为一个节气,这样,共有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为什么“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九”是指冬至以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12日到20日前后。“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一般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

    冬至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短、黑夜*长的一天,所以这一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照*少。但冬至不是气温*低的一天,冬至以后,尽管太阳光照时间开始增加,但地面热量支出仍大于收入。所以,地面气温继续降低,到了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的热量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时,天气才达到*冷的时候。这个时间大约在1月中下旬(三九),所以说“冷在三九”。由于同样原因,夏至这天是一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白昼*长、正午太阳高度*高、太阳辐射*强的一天。地面收入的热量仍大于支出的热量,热量还在继续缓慢上升,到了7月下旬前后,大气的热量收入与支出处于相等状态,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即出现*高,所以有“热在三伏”之说。

    我国北方为什么冬夏长、春秋短?

    我国北方,主要是指东部季风区,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在气候统计工作上,冬季主要指12月、1月和2月;春季是3月、4月、5月:夏季是6月、7月、8月;秋季是9月、10月、儿月。但冷暖变化并不是这样。在北方,以气温衡量,冬季和夏季稍长,而春秋两季稍短,四季并不等长。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每年3月初,太阳直射点虽向北移,北方地区从太阳获得的热量逐渐增加,白昼时间加长,地面冰雪开始融化,但气温仍然较低,回升缓慢,因此常有北方春季“冻人不冻地”之说。因而,人们仍然感觉天气寒冷。等到四五月气温回升很快,尤其华北地区5月气温猛增到20℃左右。再加上雨季还没有到来,使天气十分燥热。人们已有夏天的感觉了。

    9月初以后,尽管获得太阳光热逐渐减少,但白天气温仍然较高,这时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到了每年11月份,北方地区受太阳斜射厉害,获得的光热越来越少,气温下降迅速。同时,在其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冷空气已然形成,并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常常造成降温天气,加剧寒冷。这时,人们又开始穿上棉衣,准备过冬了。

    拉萨为什么有“日光城"之称?

    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3010小时,略逊于宁夏首府银川,但这里每年每平方厘米获得的太阳热量相当于30克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为**省会城市之*。这些能量比东部平原地区多60%,比四川盆地多了一倍半。这里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多的太阳能量呢?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中小学教辅 拓展读物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