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作者:赵辉编著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61199831

定价:

出版时间:2015-08-01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 经济活动的衡量 ;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 ; 短期经济波动 ; 国际经济三篇, 主要内容包括: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宏观经济问题及其长期和短期划分等。

宏观经济学 目录

第0章 绪论
0.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0.2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问题及其长期和短期划分
0.3.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0.3.2 宏观经济问题的长期和短期划分
0.3.3 本书结构
0.4 结论

**篇 经济活动的衡量
第1章 经济活动的度量-GDP和失业率
1.1 国内生产总值
1.1.1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经济绩效的尺度
1.1.2 支出法度量GDP
1.1.3 收入法度量GDP
1.2 名义GDP与实际GDP
1.2.1 名义GDP和实际GDP
1.2.2 GDP平减指数
1.3 其他国民收入指标
1.4 衡量经济增长
1.5 失业的衡量
1.5.1 失业的定义和度量
1.5.2 失业的成本
1.5.3 失业的类型
1.5.4 就业与经济增长
1.6 结论
第2章 物价水平的衡量
2.1 消费价格指数
2.1.1 如何计算消费价格指数
2.1.2 CPI衡量生活费用的偏差
2.1.3 GDP平减指数与CPI
2.2 基于通货膨胀校正经济变量
2.2.1 使用CPI来调整通货膨胀效应
2.2.2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2.3 结论

第二篇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
第3章 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
3.1 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现实
3.1.1 经济增长的国际差异观察
3.1.2 长期中经济增长率的重要性
3.2 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3.2.1 自然资源
3.2.2 实物资本
3.2.3 技术
3.2.4 人力资本
3.3 促进经济增长政策
3.3.1 协调储蓄、投资和消费
3.3.2 支持研究与开发
3.3.3 加强教育与培训
3.3.4 鼓励自由贸易
3.3.5 政治与法律环境
3.4 增长是否存在极限
3.5 结论
第4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4.1 金融体系
4.1.1 金融中介机构
4.1.2 金融市场
4.2 宏观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
4.3 可贷资金市场——一个简化的金融体系模型
4.3.1 可贷资金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
……
第三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四篇 国际经济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 节选

  《宏观经济学》: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失业意味着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按照不同原因,失业可以相应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每个择业的人都有不同的技能、兴趣和爱好,同样,工作岗位也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工作条件和支付水平。因此,一个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人或者刚刚离开原有工作岗位的人,可能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多数人在搜寻合适岗位的过程中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企业要找到适合空缺岗位的人也同样需要时间。当劳动者从一种生产活动转移到另一种生产活动时,通常会出现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滞后,劳动者和工作岗位在匹配过程中所形成的短期性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形式并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缺乏,只是需要时间和信息把劳动者和岗位连接起来。  在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处于不断变动中。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的工作,选择“跳槽”,或者由于企业的原因被迫离开岗位。在离开原来岗位到找到新的岗位之间这段时间,这部分人员就处于摩擦性失业。例如,在大连某IT企业工作的软件工程师失去或辞去了工作,他需要花费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寻找一份新的适合的工作。在寻找过程中,他可能考虑软件发展的其他领域,甚至会转换至一个新的领域发展,也可能考虑离开大连去北京中关村寻找新的机会,在寻找工作的这段时间,他将被列入失业者的范畴。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其时间长短,除了与失业者的技能水平、主观能动程度,以及企业岗位需求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信息的对称性。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也就是求职者与企业空缺岗位相互匹配的过程。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信息提供越充分,信息流动性越高,则求职者与空缺岗位之间匹配越容易,匹配适宜度越高,摩擦性失业的周期也就越短。我国近年来大规模发展起来的各级各类人才市场,目的就是实现岗位供求信息的大规模集散功能,在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直接建立信息沟通,降低摩擦性失业。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就业网站,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越来越发挥出信息集散的功能,在提供求职、就业信息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摩擦性失业的社会成本比较低,甚至是负的,也就是说,摩擦性失业可能产生经济效益。首先,摩擦性失业是短期的,因此它对失业者的心理成本和直按经济损失非常小。其次,寻找工作的过程*终使求职者和工作更为匹配,所以摩擦性失业有益于调整生产,会在长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事实上,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对于迅速变化中的动态经济的顺利运行可能是非常必要的。  结构性失业  在失业类型中,还有一种即使在经济正常运行时也会存在的,长期的、经常的失业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夕阳部门和朝阳产业此消彼长,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例如,技术进步使传统的纺织工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线,此时需要的工人是掌握了生产线控制技能的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劳动力。由于原有的纺织工人技能单一,在离开原岗位之后,为了找到适合的新的工种或工作,他们必须学习新的技能,甚至转型到新的领域,这样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调整。当技术进步或产业结构变动造成一部分劳动者的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岗位需要时,便产生结构性失业,即工作技能或工人特征与工作要求之间持续的不相匹配所形成的失业。这种失业并不意味着岗位总数少于劳动者总数,只是后者的技能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岗位的要求。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做出充分反应,而需要在一定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的调节。因此,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在总量上大体相等,劳动力供需结构不一致也会带来结构性失业。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常常与职位空缺并存,因为失业者缺乏新创造的职位所需要的技能。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教材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插花艺术     下一篇:实用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