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汇兑与结算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际汇兑与结算

国际汇兑与结算

作者:李贺,赵昂编著

开 本:26cm

书号ISBN:9787550416826

定价:

出版时间:2015-02-01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汇兑与结算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二个模块、九个项目, 涵盖了模块一“国际汇兑篇”, 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 模块二“国际结算篇”, 包括国际结算票据、国际结算方式 —— 汇款、国际结算方?—— 托收、国际结算方式 —— 信用证、国际结算中的商

国际汇兑与结算 目录

模块一 国际汇兑篇
项目一 国际收支
任务一 国际收支概述
任务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
任务三 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
任务四 国际收支理论
应知考核
应会考核
项目二 外汇与汇率
任务一 外汇
任务二 汇率
任务三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任务四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任务五 汇率决定理论
应知考核
应会考核
项目三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任务一 外汇市场
任务二 外汇交易
任务三 择期交易与掉期交易
任务四 套汇交易
任务五 套利交易
任务六 外汇期货交易
任务七 外汇期权交易
应知考核
应会考核
项目四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任务一 汇率制度
任务二 外汇管制
任务三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外汇管理制度
应知考核

模块二 国际结算篇
项目五 国际结算票据
任务一 国际结算概述
任务二 国际结算票据概述
任务三 国际结算票据——汇票
任务四 国际结算票据——本票
任务五 国际结算票据——支票
应知考核
应会考核
项目六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
任务一 国际结算方式概述
任务二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
任务三 汇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及风险防范
应知考核
应会考核
项目七 国际结算方式——托收
任务一 托收方式概述
任务二 托收业务资金融通
任务三 托收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应知考核
……
项目八 国际结算方式——信用证
项目九 国际结算中的商业单据
参考文献

国际汇兑与结算 节选

  《国际汇兑与结算/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  第二阶段(1953-1972年)1953年以后,我国进入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逐步走上全面的计划化,国内金融、物价基本保持稳定。由于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以及国际上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人民币汇率也基本保持不变。此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外贸专业公司根据国家计划统一经营,统负盈亏,不再需要用汇率来调节。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作用主要是便利侨汇和非贸易的增收节支,按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汇率也没有调整的需要。因此,人民币汇率采取稳定的方针。  第三阶段(1973-1980年)  1973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为了避免西方国家货币汇率动荡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计算办法,即选择若干有一定代表性的、在国际市场上币值比较坚挺的外币,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算出它们在市场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加权计算人民币汇率,其特点为经常调整、适当高估。  第四阶段(1981-1984年)  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同进出口商品价格脱节,出现出口亏损、进口赚钱的怪现象,不利于实行经济核算,不利于发展出口,而从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看,江率偏低,对非贸易收入不利。为了鼓励出口,适当限制进口,加强外贸的经济核算和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而又不影响我国非贸易外汇收入,从1981年起我国实行两种汇率:一种是适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率;另一种是适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内部结算价。  第五阶段(1985-1993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始引入市场机制,一部分资源由市场配置,从而出现了价格的双轨制。与之对应的是外汇留成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后,有的外贸企业留成外汇多,需卖出,有的外贸企业留成外汇不够,需买入,这就产生了外汇调剂需求,出现了外汇调剂业务。随着对外贸易实行承包责任制,由补贴机制转为自然盈亏机制,留成外汇比例不断扩大,调剂外汇数量大大增加,外汇调剂市场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人民币实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同时并存的制度,超越了外汇决定制度中的行政干预,开始形成了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六阶段(1994-2005年)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并轨,将官方汇率向市场调剂汇率靠拢,改双轨制为单一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此汇率制度下.市场供求关系就成为了决定汇率的重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对汇率的干预不再通过行政手段,而是以平等的会员身份参与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买卖,向外汇市场吞吐外汇,以保证基准汇率的形成符合国内经济的需要和保持各银行之间挂牌汇率的基本一致和稳定。1997年年底以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自1998年年初起,为了防止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的进一步扩散,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8.28左右的水平。  第七阶段(2005年7月至今)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加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人民币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正式取消了人民币官方汇率,而是以市场汇率作为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唯一价值标准,这使得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状况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一基础确定的汇率必然与当前的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水平、国内货币政策等经济状况密切相连,能更快更好地直接传递或反映有关信息。  2.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率。  3.人民币汇率是有管理的汇率  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管理的目的是使人民币汇率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保持稳定,以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有管理的汇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通过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汇市场进行监管,使外汇市场能够规范运作;二是国家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诸如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来对人民币汇率实施宏观调控;三是在人民币汇率不正常波动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吞吐外汇的操作来进行必要的市场干预。  4.人民币汇率是浮动的汇率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一种浮动汇率制度,主要体现在市场汇率可以在一定区间内浮动,具有适度的弹性,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汇率主要是参照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情况制定的,因而该汇率是浮动而有变化的。各外汇指定银行都有自己的挂牌汇率,其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汇率的基础上,在上下2.5%的幅度内自由浮动。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教材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