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走红尘-趣事趣说明清状元
悲喜走红尘-趣事趣说明清状元作者:陈胜河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3420009 定价:26.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有的成状元后竟然考试交了白卷,等等情形,新奇谐趣,人所未闻,从不同
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科场的万花筒。本书在强调可读性的同时,注重尽量做到
“古为今用”,文中状元们在从政和做人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今天的人
们仍有很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让您在读后能够掩卷沉思,生发无限的感慨,
从中悟出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来。
本书精编了60余位明清状元的趣事,一人一文,所选故事类型不同,但
大都概括了状元们的一生。所述除传说单标注外,都有史实依据。在叙述上
注重与演义手法相结合,通俗而扼要,有趣而耐读,让您看后确实觉得解渴。
另外,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一些与科举有关的知识,以及有趣的各类小故事
等,让您在轻松中获得一些相关知识。本书集传奇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收
藏性于一体,既可以作为消闲书读,也可以作为历史来读,具有一定的收藏
价值。阅读本书不敢说大有可观,但确实可以让您做到开卷有益。
进士考试分会试和殿试。清代殿试有个相沿已久的惯例,就是考试结束
时,由朝廷委派的收卷官在保和殿左门外收卷,考生们在京做官的亲友,可
以穿上朝服进入皇宫,在收卷官案头请求观赏该考生的试卷,这种做法名叫
“接场”。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的会试考完以后,北京大兴县考生陈冕以其
精妙绝伦的书法名动朝廷。虽然他因为一个小失误没能考取上会元,但是他
精熟贯通的学问仍然让那些考官宿儒们深深地折服,朝中大部分官员都传看
了他的试卷,大家都认为他是少有的奇才,特别是清皇室出身的国子监祭酒
盛意园先生,平生爱才若渴,更是对陈冕欣赏至极,认为本科状元非他莫属,
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国家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殿试这天,盛祭酒下午早早就来到皇宫,以陈冕师长的身份来替他接场,
打算好好欣赏一下他的殿试卷。陈冕答完题交卷以后,盛祭酒马上向收卷官
借出,仔细地阅读起来。就见陈冕的对策文章写得议论风发,旁征博引,见
解独到,文字顺达,极其精彩和完美。盛祭酒读了以后,十分地叹赏,他以
前曾借阅研读过不少状元的殿试卷,觉得这份与之相比有过之无不及,更加
认定本科的状元是非陈冕而莫有所属了。
在看第二遍时,盛祭酒忽然发现卷面有一处小失误,不由惊吓出了一身
的冷汗。原来陈冕的对策卷上有一处是“诏”字起头,按规定这个字前面必
须再加一个字,仅一个字单抬头是不符合格式要求的,而有这个失误别说成
状元,就是二甲也进入不了。盛祭酒当时十分地着急,马上把这个情况告诉
了正在身边的陈冕的岳丈廖寿恒,廖寿恒听了也是大惊失色,赶紧叫人去找
陈冕,可是陈冕早已经出宫不知去向,一时根本找不着。两个人面面相觑,
都有些不知所措,后来经过紧急磋商,决定由盛祭酒出面,向收卷官说明情
况,求其通融,在单抬头处补添上一个字。幸亏了盛祭酒德高望重,此举又
是出于爱才之心,收卷官不好拒绝,在想了一想之后就破例同意了。当盛祭
酒激动地拿着笔在“诏”字前面添上了一个“特”字时,不仅他在暗中松了
一口气,陈冕的岳丈廖寿恒的心里更是才开始踏实和放心下来,他出于感激
之情,向着盛祭酒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一周以后殿试榜公布,陈冕果然力挫群英,以文章和书法兼绝夺得了状
元。此时陈冕早已经知道了盛祭酒对自己的极大帮助,心里对他感激至极。
传胪唱名以后,陈冕当即头一个就赶到盛祭酒府上去专门拜谢,并且一再称
他是“搭救”自己的“恩伯”。
盛祭酒见了也非常地高兴,当场
就收下了陈冕这个状元学生。
后来盛祭酒接场的事被传扬
了出去,光绪皇帝得知后,为了
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被人
议论取士不公允,就命再举行殿
试改为在考场内收卷,并且不再
允许任何人进人到皇宫观卷。自
此以后,接场这个相沿已久的惯
例也就不复存在了。
陈冕进入仕途,被分在翰林
院掌修国史,不想时隔不长他的
父亲病重,只得请假离职回去伺
候。他的父亲也是朝廷官员,这
时正在山东任职,而且其病症也
正是因在当地为官所引发,*后
竟然导致病重身亡。原来,山东
地近黄河,自古以来水患频仍,当时的光绪皇帝就说过“山东涝千年”的话。
在陈冕成魁几个月后,黄河再次发生水患,而且规模相当大,全省灾民达40
多万人。面对突来的严重灾难,陈冕的父亲奋力组织抗洪救险,由于长时间
在一线指挥,后来因劳累过度成疾,并且引发了旧有的数种病症,待陈冕千
里迢迢从京师赶来,已经卧床病危了。在父亲因公殉职后,陈冕当即向朝廷
续下假留在灾区,代替父亲继续指挥抗洪。直到两个月后大水被基本控制住,
他才在当地把父亲安葬(这是第二次依古礼安葬,**次只是草草掩埋),然
后心情沉痛地返回京城。
不想第二年黄河再次发水,陈冕心里非常焦急,他因为职责关系不能亲
自组织抗灾,于是就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和救济那些灾民。陈冕捐
出了自家的大部分资财,用来购买粮食和各种食物,托人运往灾区,计口发
放给穷困灾民;另外又拿出不少银两,在灾区水漫不到高阜之处,搭盖了上
千间简易房屋,用来安顿已经夜无归处的流民。虽然以陈冕个人之力并不能
救助很多灾民,但是这种雪里送炭的义举让所有灾民都大受感动,人们都把
他视为是“善人”,在感念其难得的古道热肠的同时,都衷心地祈望老天能保
佑他以后诸事都顺遂如意。
然而,或许是应了“好人不长寿”那句老话,尽管陈冕时常扶贫济困,
平素里也以诚挚待人,在当时被公认为是*“积善“之人,可是老天却仿佛
小说 历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