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战法(全球金融投资风险与防范)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金融战法(全球金融投资风险与防范)

金融战法(全球金融投资风险与防范)

作者:郭红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1787661

定价:36.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雷厄姆的名言有:“从商业角度考虑投资”;“买进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对市场的反复无常和非理性做好准备”。
格雷厄姆于1914年涉足华尔街投资,于1934年出版了《证券分析》一书。又于1949年,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他的长期投资行为和相关理论,为投资界带来了一定的道德规范、逻辑和理性。与巴特不同的是,为了防止风险和损失,他经常同时拥有100种不同的股票,而且喜欢买入那些不怎么有名、不很热门、没有被充分调查过的公司股票。此外,他还买进一些由于市场调整,或暂时间题引起价钱便宜,但财务仍然良好的著名大公司的股票。他平均持有股票的时间是2年。
许多全球有经验的机构投资者、专业财务经理和个人投资者也许会根据自身情况有不同的投资哲学,但绝大多数都会认同他的核心投资原理,因为他的“安全边际原则”是从他投资股市几十年经验中总结而来的,正是“实践出真知”。同样,即使没看过他这些书的投资者,凡是有悟性、善于总结的投资人,在经过几十年的投资实践后,大多也都能悟出并采取有效的“低买高卖”这种叫法不同,但实质相同的“安全边际”的有效投资策略。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他曾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英语、数学和哲学的教授,因而他不仅能将自己几十年的投资经验教训悟出来,并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写出来,引起投资者的共鸣。
  二、世界股神沃伦·巴菲特
他在2008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年度全球*富有的个人排位中,越过连续多年排位**的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他也是全球唯一一个靠投资股市成为世界*大富豪的人。这不能不与他过去几年成功投资亚洲,特别是新兴资本市场有关。
让我们来了解、学习、研究这位全球股神沃伦·巴菲特先生的言与行。
他的名言有:“假如不打算将一只股票持有十年,就不要考虑将其持有十分钟。选择一些每年平均盈利增长的公司股票组成你的投资组合,其组合投资的市场价值也会增值。”
“一个投资者对自己投资行为的规划,就好像他已规划好了一生投资的卡片图,上面正好留有20个打孔位。每做一次投资,就打一个孔,孔打完了,一生的投资也完成了。”
“我们的投资组合没有显示什么变化:我们打呼噜睡觉时赢的钱比频繁交易投资要多,不变应变标志着我们的智慧行为。”
上述三段话的内容反映了巴菲特以长期投资,重点持有5~20个左右公司股份为特色的投资战略战术及相关理论。他买入股票时计划,也在事实上基本平均持有10年时间,而且按他的意思,*好能持有一辈子。
然而,这并不说明他的这些投资理论和战略战术是一成不变的。他在2003年至2007年投资中石油股票及抛售该股票一事上,就没有遵循他的长期投资与永久性持有的著名理论。笔者通过多年跟踪中外媒体有关他投资中石油股票的报道,了解到的真实故事基本是这样的:
巴菲特先生于2003年4月中旬左右通过中国香港购买了大量中石油公司股票。2007年六七月前后,在上证指数接近4000点时,他抛售了所持有的大约50%的股票,让期待上证指数要到达10000点的人们大惑不解。当时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达50倍上下。之后,在2007年10月19日左右,当纽约、中国内地与香港股市都接近其*高点,达到白热化的时候,他又将手中剩余的约50%的中石油公司股票全部抛售。
据2008年3月初美国有关媒体的报道,他持有中石油公司股票约三到四年(2003~2007年),使他盈利净得7倍左右,仅此一项就为美国税务局上缴了大约14亿美元的资本收益税金。他坦诚告知,之所以全部卖掉中石油公司股票,并不是他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也不是不看好中石油公司的前程,卖掉的主要原因是其股价太高,市盈率高达50~70倍以上,不符合他的价值投资论,因为全球此类大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一般为10倍左右。另外,中国45%以上股票市盈率已达100倍。他同时言明,一旦中石油公司的股票下降到该买的股价,他将再次入场买进。
为什么巴菲特在中石油股票上违背他的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和行为,一卖了之?为什么在中外大吵大闹上证指数要到10000点,市盈率要到100倍,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之前股市不会下降的热火朝天气氛下,他却在上证指数4000~6000点,市盈率50~70倍之间,离北京奥运会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逆潮流出场了呢?其实,全球有长期投资经验的专业和非专业的投资者大概都懂其中的奥妙,只是不能像大师那样能够把握自己及投资计划,没有大师那样的丰富经历,没有大师那样的果断,那样恰到好处把握贪婪与害怕的分寸,那样的坚定、独立、自主,不受外界干扰的成熟性格与心理。
在巴菲特早期投资过程中,他学习并主要仿照导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法,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进各种各样的股票。然而,他后来的投资成果和理论远远超越其导师格雷厄姆,成为全球*为成功的投资家,是因为他不仅学习坚持了导师的核心投资原则,而且通过自己几十年的投资生涯,发展了导师的投资原则,总结并实践了更适合自己,也更理性、更全面的投资方法。
他后来的投资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导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是:
  并不同意导师的把价值和成长分开的观点。巴菲特寻找价格划算的成长股,他认为价值和增长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事实证明,格雷厄姆的股票中,其GEIC0公司的价值和成长双因素关联*为明显;
巴菲特的投资比导师更为集中,买进品质一流、运作更为良好的公司,也愿意出较高的价钱;
巴菲特持有股票的时间比导师更长,他的投资持有时间大概平均为10年,导师平均为2年。因为他发现,短线投资不能保证有可观的收益,而正确的投资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第2章 颇有争议的吉姆·罗杰斯和乔治·索罗斯
  研究、揭示全球金融市场上近十年来颇有争议的两位投资大师的言与行,有助于说明金融市场上不少的风险问题,也会使投资者变得更聪明一些,少一些盲目崇拜与追捧会忽悠的大师。
  一、无法理解的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
再说一说目前在亚洲和中国金融市场很活跃,被股民、媒体及有关组织热烈追捧,并被誉为国际投资大师的吉姆·罗杰斯。
  追捧他的投资者大都知道,罗杰斯本人和公司主要投资期货和商品及原材料这类市场,在该领域有着非常成功的业绩。不能否认,期货市场和股市也属一个硬币的两面,完全关联在一起。只有真正懂股市的投资者才有机会在期货市场上获得成功。但是,真懂股市的人却不见得能在期货市场上成功,因为这个市场的投资情况和原理更为复杂,风险和陷阱更大,也更多。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金融/投资 投资融资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