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作者:类承曜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0104454

定价:33.0

出版时间:2009-03-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本书特色

我国的银行监管存在的一个内在基本矛盾就是政府既是股东的代表,又代表了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无法形成有效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综合考虑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等传统的银行监管手段和公司治理机制的相互关系,强调了管理层报酬设计在我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设计我国*优的银行监管体系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2007年爆发全球银行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监管体系的疏漏和银行公司治理的缺陷。银行监管和公司治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问题。政府监管机构代表中小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而我国的银行监管存在的一个内在基本矛盾就是政府既是股东的代表,又代表了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无法形成有效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本书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综合考虑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等传统的银行监管手段和公司治理机制的相互关系,强调了管理层报酬设计在我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设计我国*优的银行监管体系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目录

**章 导论
 1. 为什么要监管银行?
 2. 什么是*优的银行监管体系?
 3. 银行公司治理视角下的银行监管
 4.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银行监管的理论发展
 1. 为什么要监管银行?
 2. 存款保险
 3. *低资本金要求
 4. 监督银行
 5. 市场约束
 6. 银行救助和银行关闭政策
 7. 政治因素和银行监管
 8. *后贷款人
 9. 国内银行监管文献回顾
 10. 结论
第三章国有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
 1. 为什么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选择
 3.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回顾和银行监管体系现状
 4.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金融政治经济学视角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存款保险制度
 1. 为什么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2. 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
 3. 如何解决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
 4. 存款保险机构的资金来源
 5.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真的具有更高的效率吗?
 6.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
第五章资本充足率管制
 1. 资本充足率管制的必要性
 2. 《巴塞尔协议》
 3. 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委托一代理模型
 4.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
第六章公司治理视角下银行监管和管理层报酬
 1. 公司治理的一般性分析
 2. 银行业中传统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监管的局限性
 3. 如何构建*优的银行监管体系: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
 4. 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银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
 5. 我国如何构建*优的银行监管体系
 6. 我国银行管理层报酬的设计
参考文献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节选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综合考虑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等传统的银行监管手段和公司治理机制的相互关系,强调了管理层报酬设计在我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设计我国*优的银行监管体系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2007年爆发全球银行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监管体系的疏漏和银行公司治理的缺陷。银行监管和公司治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问题。政府监管机构代表中小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而我国的银行监管存在的一个内在基本矛盾就是政府既是股东的代表,又代表了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无法形成有效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银行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机制协调:公司治理的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相关资料

银行的监督检查是由政府监管人员实施的,而银行关 闭和救援决策也是由政府监管人员做出的。上述大部分文 献都假定政府监管人员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而实际 上监管人员更可能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Kane(1990) 通过对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机的处理过程的分析,清楚地 揭示了政府监管机构为了私人利益的最大化损害了社会福 利,采用了过分宽容的救援措施。Boot和1"hakor (1993)为监管人员在处理困境银行时过分宽容提供了理 论解释。在他们的模型中政府监管人员追求私人利益最大 化,因为关闭银行会损害监管人员的声誉,在声誉均衡的 情况下监管人员总是倾向于实施过分宽容的关闭和救援政 策。这两篇论文的重要贡献在于使理论界认识到除了监管 人员和银行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外,在监管人员和纳税 人之间也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即银行监管面临着双重委托 代理问题。因此,如何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促使监管人 员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对于设计最优的监管体系 是非常重要的。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金融/投资 货币银行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