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供给与建设和谐社会
公共产品供给与建设和谐社会作者:李强.傅治平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8725499 定价:20.0 出版时间:2009-05-0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
公共产品供给与建设和谐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平分享公共产品、和谐社会的公共需求增长、社会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等。
公共产品供给与建设和谐社会 目录
导言 公共产品,维系和谐社会的纲绳**章 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平分享公共产品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共产品供给
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无法回避的现实
三、摆脱政府失灵,走出公共产品供给困境
第二章 和谐社会的公共需求增长
一、公共产品需求上升与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
二、在公共产品需求上升情况下的政府作为
三、摆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再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社会再分配的重点: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
二、优先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第四章 改进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
一、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责无旁贷
二、拓宽公共产品供给的途径
三、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
四、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的原则
第五章 公共服务制度创新与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一、深化改革,如箭在弦
二、全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三、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参考文献
公共产品供给与建设和谐社会 节选
**章 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平分享公共产品
构建和谐社会有一个*基本、*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社会失衡,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的力度。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既抓住了社会失衡的主要矛盾,也找到了解决公共产品短缺问题的关键。由于公平分享公共产品对于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作为农村改革2020年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实际上是对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作出了郑重承诺。而这一目标任务的确立,必将有助于增加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使全社会长期、直接受益。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共产品供给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跨越GDP人均1000美元大关时,有专家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发出预警。他们认为,一国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为,这一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是由社会公共需求迅速扩张而拉动的,如果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滞后,或者未能公平提供公共产品,就有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矛盾积累多了,就有可能因一个小小的事件成为社会失衡的导火线。
1.中国步入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期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一般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挺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已开始形成全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局面。迟福林撰文阐述了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几点特征:①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并将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市场需求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十多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公共需求的比重大幅上升。据估计,十多年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公共需求比重的总体增幅。②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相当快,并逐渐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十多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衣食支出的年均增长普遍低于总消费的增长,而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年均增幅则大大高于总消费的增幅。③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公共需求的主体进一步分化,并由此使社会矛盾复杂化。④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就业、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和问题显现,并使公共需求的供给面临不足。⑤农民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潜在的公共需求开始转化为现实需求。尤其是上亿农民工的基本公共需求,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各个方面的征兆显示,在中国社会公共需求增长时期,人们的公共需求,已开始由满足温饱需求转为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但是,面对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公共产品供给却大大滞后。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在刺激公民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快速拉大了公民的收入差距,并造成社会公平缺失——造成对新的公共产品的享有的不公平。例如,有的人能够享受*好的医疗、教育与文化娱乐,而有的人在这些方面则连*基本的要求都难以满足。一些富裕家庭的子女可以漂洋过海去当留学生,而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却因凑不够学费而无可奈何地放弃已经到手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提供滞后,已经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诸如就业问题、收入差距拉大、教育问题、卫生问题,等等。而据专家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不够完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会持续地困扰着全社会。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不同群体享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基本需要,不利于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特别是在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加快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导致社会冲突,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经济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