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作者:骆飞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12026072 定价:70.0 出版时间:2010-02-01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 本书特色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 内容简介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14号)精神,于2005年11月,在原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企业调查队基础上设立的,隶属国家统计局,为正厅级单位,垂直管理省内49个市县级调查队,肩负为中央和地方统计调查服务的双重使命。
本书汇编的31篇课题研究分析报告,是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06年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奋力崛起”这一发展主题,理论联系实际,以大量翔实的统计调查资料为基础撰写的,比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安徽经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规律性。研究领域涉及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农村土地政策、劳动力转移、居民收入消费、物价以及中小工来企业发展等等。分析研究有一定深度,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具有前瞻性。相信《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对从事经济研究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同志,会起到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 目录
前言安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调查与研究
安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本建设投资问题研究
安徽新农村建设示范效应研究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潜力研究
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报告
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问题研究
安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安徽农村外出劳动力从业问题研究
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中部传统农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研究
土地流转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
粮食价格与宏观经济之关系研究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拉动安徽经济增长
安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中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安徽城镇居民消费 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房地产业调控面临的问题和政策选择
水资源价格合理形成机制探讨
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研究
对我国当前物价形势的基本判断和对策建议
积极参与区域分工 主动承接经济辐射
沿江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安徽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与经济繁荣相关性研究
企业节能降耗研究
安徽工业强省战略研究
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长性分析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 节选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内容简介: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14号)精神,于2005年11月,在原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企业调查队基础上设立的,隶属国家统计局,为正厅级单位,垂直管理省内49个市县级调查队,肩负为中央和地方统计调查服务的双重使命。《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汇编的31篇课题研究分析报告,是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06年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奋力崛起”这一发展主题,理论联系实际,以大量翔实的统计调查资料为基础撰写的,比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安徽经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规律性。研究领域涉及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农村土地政策、劳动力转移、居民收入消费、物价以及中小工来企业发展等等。分析研究有一定深度,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具有前瞻性。相信《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对从事经济研究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同志,会起到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安徽若干经济问题实证分析与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摘要】本课题以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为指导,立足安徽实际,运用微观抽样调查与宏观全面统计资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新农村建设目标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地区新农村发展模式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进行客观描述。同时,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国际经验,探索符合安徽特点和时代要求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总结出安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十种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具体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经验及模式的特点,剖析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突出研究的现实性、地域性和针对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措施,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提出的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但对不同地区、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类型的农村而言,则具有很大差异性。基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道路选择上,将有较大区别。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一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探路者,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税费改革”,都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以安徽为研究原点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课题组期望通过本项研究,不仅能为安徽不同地区建设新农村目标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而且对具有诸多相同特点的中西部省份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一、新农村建设概念的理解(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演进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被赋予特定的时代内涵,呈现出一个渐进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刘少奇曾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着眼于所有制关系。60年代,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中央以文件形式号召广大城市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投身农村锻炼,促进农业生产。这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基本上属于一种政治口号,欠缺实质性的内涵。
经济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