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务新战略
中美商务新战略作者:米勒-怀特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8612904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08-12-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中美商务新战略 本书特色
这两本书填补了中美关系中相互交流与理解的重要空白。约翰·米勒-怀特正是整合中美关系所缺少的人,用美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美中问题的人。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王光亚
这两本书阐述了许多新的重要思想。约翰·米勒-怀特作为一个美国人,能够从美中两国的立场畅所欲言,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中国驻美国大使 周文重
这两本书里面的观点我看了很受启发。它所讲的美中新型伙伴关系和一般美国理论家不同。至少有一条我认定它讲的就是中国和美国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为了维护美国和中国的利益,这两个国家应该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个新观点我想我们能接受。
——中国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茂林
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和主流的经济学家永远也不大可能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因此,从宏观视角来考察,约翰和戴敏打破美国对华政策中的零和博弈,确立彼此合作双赢模式,不仅立意高远,且在理论上堪称新的学派,需要特有的政治和理论勇气。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郗润昌
我同意书中以博弈论为基础的理论,即不论美国还是中国,如果不能确保双方或对方的成功,便都不可能在21世纪取得成功。
——美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 汤姆·兰图斯
该书所建议的观点和理论将使美国的外交政策转向中国。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或美国智库机构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书,提出这样的理论,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于同样的背景并用同样的方式考”。
——《纽约时报》前总编辑 西摩尔·塔平
这两本书是研究中美关系的“经典之作”。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及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创始人 莫里·斯庄
本书中提出在美中两国决策层建造一种新型的既有包容力又能进行合作的机制,是建立21世纪美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
——前美国众议员理 查德·施威特
中美商务新战略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美问题资深专家编纂,从全球商业合作的高度,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未来共同面对的商业机遇和挑战。并对目前普遍用于分析商业竞争的零和博弈思维进行了批判,讲述了中美两国和两国的公司如何通过双赢战略的指导,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和商业环境,更好地合作,利用中美两国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实现两国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合作。
中美商务新战略 目录
致谢前言
摘要
导读
**部分:一位美国企业管理者对中国观念的转变
第二部分:美中公司全球经营合作
**章 转变思维方式使美国公司具有竞争优势
第二章 创造成功的美中全球合资公司
第三章 美国企业的中国战略与中国政府和中国公司”走出去”的战略相结合
第四章 美中公司全球合资经营的*优结构
第五章 在华独资或合资公司的传统结构,战略及运作
第六章 传统公司结构和战略以及全球合资公司模式的优势
第三部分:美中战略需求的密切合作
第七章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八章 美国公司的中国战略与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第九章 美国公司与中国银行业的目标相结合
第十章 美国公司与中国保险业,再保险业的目标相结合
第十一章 中国股票市场
第十二章 中美公司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的合作
第十三章 美国公司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商机
致谢
中美商务新战略 节选
《中美商务新战略:开创中美商务双赢的未来》由中美问题资深专家编纂,从全球商业合作的高度,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未来共同面对的商业机遇和挑战。并对目前普遍用于分析商业竞争的零和博弈思维进行了批判,讲述了中美两国和两国的公司如何通过双赢战略的指导,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和商业环境,更好地合作,利用中美两国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实现两国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合作。
中美商务新战略 相关资料
第一章 转变思维方式使美国公司具有竞争优势概述:本章主要探讨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商业文化和传统,以及扬长避短的必要性。我们如何尊重对我们不甚了解的人民?对于有别于自己,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朋友,还可能既是敌人也是朋友的人,我们如何理解或尊重呢?无论破坏还是发展正在兴起的美中合作关系,也不管支持还是阻止两国精英和解,美国政治、商业领导人都必须意识到并尊重中国政府、人民和文化的非凡能力,因为他们如此迅速地把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如今正在重塑整个世界。谈判和合同的执行:意思表示一致?在美国的契约理论中,只要当事人双方都有签订一份合同的意愿,在要约和应约同时具备时,合同即视为成立,这也被称为“意思表示一致”。在美国契约理论中,这种合同是可执行的。那么当合同当事人进行了要约和应约,但没有达到意思表示一致并且没有执行合同的意愿时,该怎么办呢?在中国观念中这不是合同,它只是谈判的一个阶段。我们所说的“中国思维模式”是指中国内地的观念。当然,这个提法难免流于含糊,但可以通过它同“美国思维模式”之间的区别来定义,尽管“美国思维模式”本身也是一个含糊、有歧义的说法。二十多年来,中国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商务。在此期间,“中国思维模式”并没有因同外国人打交道而发生根本改变。“中国思维模式”在吸收西方技术、玉作方法,但自身的变化却没有保持同步(如果说确实有一些改变的话)。外国人同中国内地人做生意不仅要面对一整套不熟悉的游戏规则,还要面对一整套不熟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由于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是21世纪的主要经济力量,“中国思维模式”可能比“美国思维模式”更具刚性。“中国思维模式”和“美国思维模式”是在不同的背景、经历、期望及对各自利益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这种“不相连”,可以做两种反应:要么接受失败,要么改变观念。第二种比第一种更有出路些,但它要求“美国思维模式”了解“中国思维模式”。忽视“中国思维模式”和“美国思维模式”的差异,就不能了解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根据自身利益的所作所为,使中美双方既不能理解对方利益所在,也不能理解自身利益所在。我们把中国称为“宏观调控社会”而非“美国式权益社会”;称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而非“美国式的法制社会”。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自打和中国人开始往来,美国人便努力去了解中国人。一位西方观察家
经济 国际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