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作者:徐斌

开 本:36.0

书号ISBN:9787513629690

定价:

出版时间:2014-01-0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本书特色

2013年,中国经济将站在一个新的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起点上展开新的征程,城市化则必将成为这条道路上*为壮观的风景,本书将从城镇化的两个阶段和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出发,沿着城市化这条主线索,分析城镇化与房地产、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与资本市场等的互相关系,指出城镇化不仅是中国*高决策层高度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助推器。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内容简介

五千年来**次,伟大的农耕民族正在凤凰涅,   在这场亘古未有的城镇化大转折中,   三十年来制度红利殆尽,新制度红利何处寻觅?   老龄化社会迫在眉睫, 全球央行开闸放水,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城镇化,红利究竟有多大?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目录

前言 
一、期待2015年之后的凤凰涅 
二 、驱动周期变化的力量 
三、两大集体癫狂主宰中国经济未来 
**篇 城镇中国 
**章 城乡巨变 
1.1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1.2城镇化中的“人” 
1.3那些被城镇化进程碾碎的人 
1.4喧嚣都市里寂寞的长老们 
1.5中国城镇化进程后社会思想大分裂 
1.6超预期的中国城镇化进程 
第二章 城镇中国的动力、成本和特色 
2.1 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前提 
2.2 城市的胜利 
2.3 中国城镇化原动力是“对外开放” 
2.4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2.5 中国城镇化实际成本高得惊人 
2.6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巨大户籍制度成本 
2.7 独特的中国城镇化“特色” 
第三章 城镇中国的未来 
3.1 推测中国城镇化未来的三个模型 
3.2 过多管制桎梏中国城镇化活力 
3.3 粗放的中国城镇化红利大致结束于2015年 
3.4 阴郁的中国城镇化前景 
3.5 地方城镇化规划误区重重 
3.6 “人的城镇化”核心在权利保障 
3.7 农地私有产权变迁引发生产力大爆炸 
3.8 农地流转制度改革无真正阻力 
3.9 旧有思想理念才是改革*大阻力 
3.10 城镇化、社会财富和幸福指数 
3.11 提高城镇治理水平是唯一出路 
第二篇 滞胀时代 
第四章 繁荣的尾巴 
4.1 **轮城镇化进程的休止符是老龄化 
4.2 城镇化与信用扩张收缩周期 
4.3 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信用扩张期 
4.4 城镇化进程就是一轮信用扩张长周期 
4.5 “红利”根源还是技术和制度革命 
4.6 十年超级繁荣的三大要素逐步消失 
4.7 山寨中国之创新无力 
第五章 滞胀时代 
5.1 滞胀是全球经济逃脱不掉的命运 
5.2 中国特色的信用扩张与收缩 
5.3 计划经济时代的通胀记录无意义 
5.4 中国经济转轨时代的信用扩张特征 
5.5 强美元时代的通缩周期 
5.6 被美元绑架的人民币辛酸史 
5.7 弱美元周期未结束 
5.8 人民币“元时代”步伐急匆匆 
5.9 中国经济未来大萧条的根源 
5.10 美联储决定中国经济周期 
5.11 滞胀阴影笼罩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第六章 资源错配和中国未来沙盘推演 
6.1 中国经济资源错配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6.2 4万亿积极财政不是资源错配 
6.3 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错配后果*恐怖 
6.4 嘶嘶冒烟的中国城镇化现状 
6.5 滞胀形势之后的经济沙盘推演 
6.6 财税改革是制度改革关键突破口 
6.7 中国目前财税模式无以为继 
6.8 繁荣关键在农地产权变迁 
6.9 我们的未来取决于制度改革有多深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作者简介

徐斌,安徽安庆人,现飘在北京,1972年生人, 1991年在家乡一家走读大学混得大专文凭一张,毕业后以卖汽车、造汽车工作维持生计达六年之久。2001年考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职于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以城镇化研究为业。出于对宏观经济的热情和对体制外工作的憧憬,于2006年投奔到咨询业,以宏观经济研究为生,2010年跳槽到证券杂志做小编。2013年伊始辞职,遂与志同道合者创办财经小网站麒麟风险网。   草根出生,一路求学求职,虽不算坎坷,但也是经历过一番风雨,是一个怀揣“高富帅”理想的丝。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派骨灰级的信奉者,有多篇文章在《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财经媒体发表,著有畅销书《中国房地产大趋势》。愿以我的经历和研究,给读者对宏观经济不一样的解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