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社保新政详解与实务操作指南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个人所得税.社保新政详解与实务操作指南

个人所得税.社保新政详解与实务操作指南

作者:郝龙航,朱志春,石雨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09588826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8-09-01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个人所得税.社保新政详解与实务操作指南 本书特色

详细解读 新个人所得税法 深入挖掘 相关条文的深层用意 精准讲解 各类所得应纳税额计算 全程指导 个税预扣预缴与汇算清缴 全面关注 个税与其他税种的协调 比较分析 个税收入与社保基数的不同 深度揭秘 社保筹划误区与规划空间 前瞻分析 新政的下一步进展

个人所得税.社保新政详解与实务操作指南 目录

**部分 个人所得税新篇章 第1章 新个税法过渡期的政策与应用 1.1 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过渡期政策 1.1.1工资薪金 (1)过渡期政策应用与判断规则 (2)过渡期工资薪金发放的“筹划”与税务机关检查的“问题” 1.1.2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所得 (1)第四季度如何计税? (2)2018年度如何计税? 1.1.3其他应税所得的过渡期计税方式 1.2工资薪金特殊计税规则的过渡适用与展望 1.2.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税 (1)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单独计税 (2)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选择单独或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3)2022年及以后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4)一次性奖金个税“盲区” (5)中央企业负责人取得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收入和任期奖励 1.2.2股权激励个税 (1)2018年12月31日前单独计税 (2)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单独计税 (3)2022年及以后另行明确 1.2.3解除劳动合同下的“离职补偿”个税 (1)2018年12月31日前单独计税 (2)2019年及以后单独计税 1.2.4提前退休个税 1.2.5内部退养个税 1.2.6外籍人员“八项”补贴的免税优惠 (1)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部分选择享受 (2)2022年及以后重合部分适用专项附加扣除 (3)选择“八项”补贴优惠的空间 1.2.7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个税 1.2.8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的佣金收入个税 (1)2018年12月31日前 (2)2019年及以后 1.2.9低价向员工售房个税 1.2.10特殊行业的工资薪金个税 1.3新旧个税法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3.1新旧划断事项 (1)滞后到2019年完成的事项 (2)费用扣除及专项附加扣除的起始计算 (3)综合所得下“四项所得”的税额归属期 (4)其他所得存在的节税空间 (5)欠发2018年及以前月份工资如何承接 (6)扣缴单位如何准备 1.3.2专项附加扣除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 1.3.3工资薪金调整为劳务报酬的筹划安全空间 1.4本章 小结 第2章 新旧个税法差异比较 2.1新旧个税法的整体比较 2.2居民个人身份判定改变与来源于境内外所得的计税判定 2.2.1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判定 2.2.2境外个人取得所得时的增值税计缴判断 2.2.3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3新旧税率表变化 2.3.1综合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1)居民个人适用年度综合所得适用税率表 (2)非居民个人使用按月换算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税 2.3.2经营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4增加专项附加扣除 2.5代扣代缴与自主纳税申报方式变化 2.5.1新旧代扣代缴方式比较 (1)新旧个税法下居民个人扣缴事项比较 (2)新旧个税法下非居民个人扣缴事项比较 2.5.2自行纳税申报比较 2.6经国务院财税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事项不再存在 2.7境内外所得合并计税 2.8本章 小结 第3章 居民个人个税政策适用与应纳税额计缴 3.1居民个人认定 3.2个人所得项目及计税、申报方式概括 3.3综合所得 3.3.1工资薪金所得的认定与计量 (1)何为任职或受雇 (2)工资薪金金额如何完整取得 (3)税后工资反算税前工资准确性失效 (4)年度内发放工资薪金只有税额时间性差异没有绝对性差异 (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适用“陷阱” (6)离退休人员所得计税 3.3.2特定项目工资薪金所得定性与计量的地方口径 (1)通讯费报销或补贴 (2)员工免费旅游 (3)员工体检费用 (4)交通补贴(私车公用) (5)年会抽奖及发放奖品、红包等 (6)出差补贴 (7)单位为个人购买社保、公积金、商业保险等事项 (8)员工用餐/餐厅提供餐饮服务 (9)实物福利 (10)员工租房/宿舍 (11)困难补贴与工会福利 3.3.3工资薪金个税的预扣预缴 (1)工资薪金个税累计预扣法预扣税款应用 (2)年度中间开始工作时累计预扣法的应用 (3)年度中间更换工作时累计预扣法的应用 (4)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的预扣预缴 (5)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6)预扣预缴时扣除事项与汇算清缴扣除事项的比较 (7)专项附加扣除预扣时只允许在工资薪金预扣个税时扣减 (8)工资薪金预扣预缴的会计处理 (9)工资薪金个税预扣预缴税款在汇算清缴时的多退少补 (10)过渡期选择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不能作任何扣减 3.3.4劳务报酬所得 (1)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的区别 (2)劳务报酬与生产经营的区别 (3)劳务报酬收入额的认定 (4)劳务报酬预扣预缴税额的计算 (5)劳务报酬收入与预扣预缴税款如何取得进行汇算清缴 (6)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的例外预扣预缴规定 (7)董事的计税方式与发票提供 (8)税前扣除凭证管理规则对于个人劳务报酬中的发票要求 (9)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小结 3.3.5稿酬所得 (1)稿酬所得个税的预扣预缴 (2)稿酬所得如何并入综合所得 (3)稿酬所得与工资薪金的区别 (4)约稿未发表但仍支付费用或给付样书等方式如何计缴个税 (5)稿酬所得“按次取得”的判断标准 (6)稿酬所得的计税小结 3.3.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特许权使用费的预扣预缴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算中的中介费扣除问题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与工资薪金的区别 (4)几种特殊情形下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界定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小结 3.3.7综合所得的计税逻辑与汇算清缴要求 (1)四类所得综合合并计税 (2)四项所得的预扣预缴独立计税 (3)什么情形需要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4)在哪儿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5)有境外综合所得的个人汇算清缴 (6)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与预扣预缴的“矛盾”与协调 3.3.8专项附加扣除 (1)专项附加扣除概述 (2)2019年开始的专项附加扣除界点划分 (3)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一览表 (4)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扣除起止时间与扣除时限 (5)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选择性与筹划空间 (6)专项附加扣除的预扣与汇算清缴的扣除 (7)住房租金扣除促进个人出租房屋纳税的合规性 (8)专项附加扣除的虚扣与实扣的差异 (9)国家税务总局子女教育费扣除问答摘录 (10)国家税务总局继续教育扣除问答摘录 (11)国家税务总局大病医疗扣除问答摘录 (12)国家税务总局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问答摘录 (13)国家税务总局住房租金扣除问答摘录 (14)国家税务总局赡养老人扣除问答摘录 (15)国家税务总局专项附加扣除征管问答摘录 (16)可专项附加扣除的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目录 (17)专项附加扣除报销不影响其税前扣除的金额 (18)年度内开始工作是不是可以扣除未工作月份的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 3.3.9综合所得计税案例 (1)工资薪金累计预扣法下费用扣除额的应用 (2)专项附加扣除条件、补扣及累计扣除的应用 (3)劳务报酬预扣预缴计税应用 (4)取得应税所得对方未扣缴税款纳税处理 (5)预扣预缴与汇算清缴计税结果一致的情形 3.4经营所得 3.4.1经营所得类型与计算步骤 3.4.2属于合伙人或个独投资人的经营所得还是“股息、红利”所得? 3.4.3合伙企业的“先分后税”是个税法的“盲区” 3.4.4影视工作室经营所得检查警示 3.4.5个人经营所得下的工资薪金仍将不得扣除 3.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3.5.1个人借款超过一年的股息红利所得认定 3.5.2股息红利何时为所得 3.5.3股东取得股息红利下的重复征税问题 3.5.4信托理财等收益“避税”是否依然有空间 3.6财产租赁所得 3.6.1关于房屋出租免租期的问题 3.6.2个人出租或转租房屋涉税计算 3.7财产转让所得 3.7.1合伙企业财税份额纳入财产转让所得计税 3.7.2新个税法对于不动产与股权转让增加的“紧箍咒” 3.7.3转让股权涉及个人所得税的注意规划点与争议点 (1)认缴制下0出资0价转让的争议问题 (2)股权转让过程中涉及留存收益的计税问题 3.7.4创业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规定 3.8偶然所得 3.8.1网络红包 3.8.2销售中额外抽奖 3.8.3有奖发票奖金 3.8.4其他偶然所得事项 3.9本章 小结 3.9.1九类所得中适用的扣缴与汇算清缴 3.9.2未代扣代缴个税时纳税人补缴税款是否存在滞纳金 (1)对于扣缴义务人的法定责任规定 (2)对纳税人追缴税款的处理规定 3.9.3与非居民个人的计税方式与征管方式存在差异 3.9.4对外捐赠的限额扣除 3.9.5税收优惠与减征优惠 3.9.6关于税后所得受新个税法的实施影响 3.9.7关于离境清税的恰当理解 3.9.8关于按次或按月计税所得的次数问题 3.9.9年度内取得所得的合并计税要求 第4章 非居民个人政策适用与应纳税额的计缴 4.1非居民个人与居民个人主要计税差别 4.2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计税 4.3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计税 4.4非居民个人取得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 4.5非居民个人享受的协定(安排)待遇问题 第5章 个人所得税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关系与协调处理 5.1综合所得事项 5.1.1工资薪金 (1)工资薪金所得确认与税前扣除关联比较 (2)集团内用工工资薪金与增值税的关联比较 (3)劳务派遣用工与增值税的关系 (4)单位承担员工个税的税前扣除 (5)税务检查中如何有效检查个税 5.1.2劳务报酬所得 5.2经营所得 5.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5.4财产租赁所得 5.5财产转让所得 5.6偶然所得 第二部分 社会保险费部分 第6章 工资薪金与社保的关系 6.1征收社保主体与征收个税主体融为税务机关征收为一体 6.2工资薪金与社保的扣除关系 6.3工资薪金与社保基数的比较 6.4会计误入记账科目可能带来缴纳社保的争议 第7章 社保入税进展观察 7.1社保入税的三种进程 7.2社保入税暂缓,大势不可阻 7.3部分工作领域仍实施严厉的工资与社保基数的校验 7.4社保划转包括哪些事项 7.5社保缴费降费期待 7.6住房公积金政策及划转可能性 第8章 社保缴费依据与理解口径 8.1用工分类与社保缴纳要求 8.1.1用工类型与社保 8.1.2基本养老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 8.1.3双基数与单基数 8.1.4城居保、新农保及职保 8.2上市公司社保合规化的信息披露 8.3社保缴纳开户的唯一性 8.4社保不合规执行的法律责任 第9章 社保筹划的误区与规划空间 9.1何时规划才有利 9.2筹划误区与风险识别 9.2.1换名法:工资薪金改称为劳务报酬 9.2.2组合法:调整工资薪金发放口径 9.2.3入职法:每年进行一次员工离职入职 9.2.4拆分法:工资拆分为工资与劳务报酬两项 9.2.5换位法:员工在子公司间互为提供劳务报酬 9.2.6代开法:利用第三方人力公司发放部分 工资的方法 9.2.7报销法:虚假发票风险单位要承担 9.2.8福利法:第三方公司积分换工资发放的形式 9.2.9个体户:全体员工变身为个体户在“工作” 9.2.10派遣法:将风险推给劳务派遣公司 9.3用工合理性与规划空间 附件1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 附件2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经营所得) 附件3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附件4 新旧个税法比较 附件5 新个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应表 附件6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附件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 附件8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 附件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附件1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 附件11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 附件12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有效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目录的公告 附件1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附件1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 附件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财政税收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