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梦山书系 教师基本素养丛书

作者:郑金洲

开 本:异型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394-6

定价:33元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一般认为两部史诗的基本内容在公元前5世纪已经形成,到笈多王朝时期才编定。也就是说,它们反映的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并在奴隶制社会编定成书。《摩诃婆罗多》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后,向恒河流域迁徙和奴隶制国家形成初期的历史;《罗摩衍那》反映了雅利安人越过文底耶山时期的史实。从《摩诃婆罗多》的核心故事而言,比《罗摩衍那》更加早些。
    关于《罗摩衍那》的成书问题,有的学者也提出产生于封建社会的说法。认为主人公罗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以农业为生。史诗中宣扬的伦理道德也属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但我们应当看到,印度由于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它在奴隶制社会已出现了封建的剥削因素,尤其是在奴隶制后期,贵族私人占有土地日益增加,原来处于自由民地位的农村公社社员,逐渐被固定在土地上,从而陷于封建依附关系之中。在笈多王朝时期,我国东晋僧人法显曾去过印度。他曾记载当时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情形:“唯耕国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又说国王、贵族常将“民户”和“土地、牛犊”一起施舍给寺庙。这都说明了具有双重关系的社会特点。在奴隶制后期,并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有某种封建关系,也就有可能孕育出封建的意识形态。
(二)情节结构。
    《摩诃婆罗多》讲述的是争夺王位的故事。《罗摩衍那》通过人国、猴国、魔国,也分别展现了争夺王位的斗争。这在情节上有其相一致的地方。《摩诃婆罗多》中有一篇很大的《罗摩传》,是用来安慰流放中的坚战王的插话,实际上也是《罗摩衍那》的情节梗概。如果说,《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那么《罗摩衍那》的内容则比较集中统一。从篇幅上说,《罗摩衍那》只相当于《摩诃婆罗多》的四分之一,全诗分7篇,约二万四千颂。一般认为,第一篇和第七篇是后代人加进去的。第一篇主要是讲罗摩出世,把他编入神的家谱,并加进一些神话传说。第七篇主要讲罗摩弃妻和复位,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两部史传的中心部分(也是最精彩部分)是描写大战。《摩诃婆罗多》从第六篇到第十篇,写了为时18天的大战全过程;《罗摩衍那》第六篇描写了楞伽大战,其中包括罗什曼那大战因陀罗耆,巨魔鸠槃羯叻拿大战猴兵,哈奴曼从喜马拉雅山捧回药山,罗摩和罗波那决斗等。两部史诗都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症结问题的。
    两部史诗描绘的地点都是在印度北部,但婆罗多族王城——象城,较靠西;而罗摩都城——阿逾陀城,较靠东。在《罗摩衍那》中,还专门写到南印度和一个岛国——楞伽,一般被认为是现今的斯里兰卡(即锡兰)。
    两部史诗有许多插话,《摩诃婆罗多》较集中在《森林篇》(第三篇)和首尾部分,《罗摩衍那》主要集中在首尾部分(而这部分恰恰被认为是后人加入的)。《摩诃婆罗多》中许多插话与中心故事关系不大,而《罗摩衍那》中的插话和中心故事关系较密切。因此,从整体结构来说,《摩诃婆罗多》显得松散、庞杂,《罗摩衍那》显得紧凑、简洁(但也有一部分属啰唆重复的诗段)。
(三)主题思想。
    两部史诗宣扬的思想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宣扬正义战胜邪恶的思想。罗摩兄弟代表了正义和善的力量,十首魔王是邪恶的化身。罗摩对魔王的斗争,不仅是要夺回妻子,而且是代表了受迫害群众抗恶的思想,也代表了神的意志。
    《罗摩衍那》比《摩诃婆罗多》更加侧重于伦理道德的宣传。强调家族和睦,兄弟团结。作品中描写的斗争,主要不是发生在家族内部,而是在家族外部。《摩诃婆罗多》描写的是家庭内部为争夺王位所进行的斗争,而《罗摩衍那》中四兄弟都是有德行的,他们谦让、克己,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伤害兄弟。他们都是孝悌的典型:罗摩为了父亲,接受苛刻的流放;婆罗多不贪图王位,尊敬兄长,反对母亲的不义行为;罗什曼那与罗摩患难与共,形影相随。《摩诃婆罗多》中那种在同一家族中耍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的现象看不到了。罗摩兄弟一致斗争,目标是十首魔王。
(四)史诗格律。
    两部史诗基本采用同一格律——输洛迦体。每一诗节分四个音步,每个音步有八个音节,也就是每个诗节有三十二音节。输洛迦在印度是最为流行、使用最为方便的诗体。它不像中国古代诗那样讲究平仄、押韵,它注重的是节奏。
(五)典型塑造。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都着力于描写和歌颂英雄。《摩诃婆罗多》中的主人公阿周那、怖军和迦尔纳都是勇猛和力量的化身,体现了原始人民的英雄本色。而《罗摩衍那》中描写的英雄则更富有立体感,思想感情也更加深沉,作家在描写人物时,基本采用了三种手法:人物对比法、性格烘托法、矛盾映现法。
    人物对比法是指作家采用东方文学中惯用的一正一邪、一善一恶的描写手法,把人物分在不同阵营,按思想类别描写他们的言行思想,从而显得美丑对立、善恶昭然、爱憎鲜明。罗摩和罗波那便是在这种原则下塑造出来的人物。同样,波林和妙顶、维毗沙那和罗波那均构成鲜明对比的性格。
    性格烘托法主要体现在罗什曼那和罗摩身上。罗什曼那被称作“罗摩第二”“罗摩的影子”。他们的性格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他们有许多相同特点,如智勇双全、正直忠诚、武艺超群、胸怀坦荡。
他们都具备智慧,
他们都有优秀品质。
他们知耻,有名声,
他们眼光远,一切皆知。
    但他们的性格又互有差异。罗摩较柔和,罗什曼那较刚烈;罗摩显得深沉,罗什曼那则浅露;罗摩是循规蹈矩的,罗什曼那则具有叛逆精神。他们对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最后在罗摩的原则下统一起来。
    矛盾映现法是指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中心,加以集中表现,也就是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和场合下,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季羡林教授说,男女主人公罗摩和悉多的处境“有时花团锦簇,光风霁月,有时又骇浪惊涛,月黑风高”。他们经受了森林生活艰苦的磨练,经受了别离、相思、诱惑等爱情考验。然而,他们纯洁的感情,善良美好的愿望,不因环境改变而动摇。相反地,爱的忠诚支持了他们对暴力的斗争,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教师素养用书 教师用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