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金说 本书特色
《礼仪金说Ⅶ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外事礼仪》是中国著名驻外大使联袂鼎力推荐,2009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培训书,展现礼仪魅力,高扬理想风帆,驶向成功彼岸。 *具实效性的外事礼仪经典,金正昆教授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等全国几十家知名媒体礼仪节目主讲嘉宾搜狐、新浪、网易、QQ、TOM等数百家网站争相连载。
礼仪金说 内容简介
NULL
礼仪金说 目录
第1篇 外事礼仪概述第2篇 办理出国手续的你第3篇 接受出入境检查的你第4篇 乘国际班机的你第5篇 乘远洋客轮的你第6篇 乘国际列车的你第7篇 住宿大饭店的你第8篇 海外购物的你第9篇 出国留学的你第10篇 出国旅游的你第11篇 尊重女性的你第12篇 遵时守约的你第13篇 热情有度的你第14篇 维护隐私的你第15篇 谦虚得当的你第16篇 人乡随俗的你第17篇 在日本的你第18章 在韩国的你第19篇 在蒙古的你第20篇 在越南的你第21篇 在泰国的你第22篇 在菲律宾的你第23篇 在印度尼西亚的你第24篇 在新加坡的你第25篇 在印度的你第26篇 在巴基斯坦的你第27篇 在土耳其的你第28篇 在以色列的你第29篇 在沙特阿拉伯的你第30篇 在埃及的你第31篇 在南非的你第32篇 在美国的你第33篇 在加拿大的你第34篇 在巴西的你第35篇 在英国的你第36篇 在法国的你第37篇 在德国的你第38篇 在意大利的你第39篇 在荷兰的你第40篇 在瑞典的你第41篇 在瑞士的你第42篇 在奥地利的你第43篇 在西班牙的你第44篇 在俄罗斯的你第45篇 在澳大利亚的你第46篇 在新西兰的你后记
礼仪金说 节选
《礼仪金说Ⅶ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外事礼仪》讲述了当代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学者亚历山大?温特曾经说过:一个国家,除了生存、独立与经济发展等三种基本的国家利益之外,还必须拥有第四种国家利益,即自尊,即其民族的集体自尊。他的此番论断,早已在国际交往中成为人们的共识。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所谓人同此心、事皆此理,当前人与人之间进行国内交往必须遵守礼仪规范,进行国际交往亦应有其礼仪规范可以遵循。现在所呈现给各位读者的这部《礼仪金说Ⅶ》,就是作者*新撰写的一部有关外事礼仪规范的谈话体专著。与《礼仪金说Ⅰ》、《礼仪金说Ⅱ》所介绍的普适性礼仪规范所略有不同的是,此部《礼仪金说Ⅶ》所着重介绍的是外事礼仪规范。进而言之,《礼仪金说Ⅶ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外事礼仪》的具体特点有四:其一,其适用对象,为作者国所从事各种涉外活动的具体工作人员。其二,其适用范围,为国与国之间所进行的各类具体的双边性、多边性国际交往。其三,其基本内容,为国际交往的一般性规则与当代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风俗习惯。其四,其写作方法,则为跨方化研究与比较研究法。
礼仪金说 相关资料
第1篇 外事礼仪概述 随着近三十年来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化与加速,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友好往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具体。在这种形势之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外国去。昔日由于闭关锁国所造成的世界不了解中国、中国不了解世界的不正常局面,正在被迅速地改变。要是说中国的平民百姓现在可以堂堂正正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大实惠,丝毫也不过分。因为倒退三十年,人们还在为求得温饱而费尽心机,哪里还会有梦想环游世界的闲情逸致呢?!而今却截然不同了:改革开放使中国民富国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曾几何时被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名正言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人刮目相看!现在,只要你是一位奉公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要你有正当充分的理由和一定的物质基础,那么你不但可以睁开眼睛看世界,而且能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不受限制地前往世界上任何一个允许你入境的国家或地区观光、游览、访问、探亲、留学、工作、经商
礼仪金说 作者简介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其应用礼仪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居于前沿位置,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个人正式出版专著、教材12部,主编教材6部,累计个人发表约580万宇。代表作为《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外事礼仪》、《公务员礼仪》、《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其中《外交学》为国家教育部“十五”与“十一五”规划教材,《公务员礼仪》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