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生活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拳证道

  2020-08-14 00:00:00  

以拳证道 本书特色

现代人习练太极者很多,但并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内功,内功到底是怎样练成的。为了养生、强身、技击,习练多年却达不到想要得到的效果,使很多习练者深感困惑。这是因为他们对真正的传统太极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不懂得应该从何处下手,区别不了什么是辅助功法,什么是实用功法。面对这些问题,作者通过结合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家太极哲理来诠释拳理,让学人能够真正明白并亲身体悟太极内里的滋味。 本书作者自幼跟随父亲习练拳术,专攻传自杨家先人的杨氏太极。作者先父潜心研究体悟一生,将太极哲学思想与身体运化相结合,独悟太极拳的真义,并秘传作者。作者五十多年如一日,通过不断的研习、感悟,体味到看、听、悟、摸的演习和传授的方法。 本书作者从比较宽泛的角度诠释了“拳”与“道”的关系即是“术”与“道”的关系,由拳入道,由道悟拳。在修习拳道时心中明确是为道修拳、以道修拳,拳是道中之拳、道是拳中之道。作者认为,太极的修习本就是对一种哲学、一种“道体”的修习,其*终形成的是一种思维、一种世界观,而拳道论,乃是修习过程当中——也即由拳入道过程中——一条通路。 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篇包括知阴阳、明动静、明虚实、明刚柔;下篇有道、拳、有、无、中、空、松、紧等内容,是修习太极内功的入门功法。作者把家传的独门绝技传授世人,让习练者获得身之健康,心之净化,善养浩然之气,气固而神自定,祛病延年,健康益寿。以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谐身心。

以拳证道 内容简介

“太极”到底是什么?它如何由“无极”而生?“太极”作为“阴阳”之母,“阴阳”又是怎么从“太极”产生的?……这些疑问,应该是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 太极,是一个特别的、令中外专家学者都感觉无比深奥、难以准确把握的哲学名词。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中,还因此奇特地出现了一种特别的拳法——太极拳。这个拳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哲学拳,是一种依据与贯彻了中国太极哲理的拳法。 对一般人而言,入道、悟道和证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了入道、悟道和证道,我们认为,修学太极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起始的手段与方式。正确的太极拳修炼是有利于人们入道、悟道和证道的,而错误的太极拳修炼则有碍于人们入道、悟道和证道。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精湛的拳道技艺,将太极拳深幽之堂奥,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使读者在不知不觉间深入其中,感同身受。这里,作者为拳道修为者提供了一整套由“着熟而渐悟懂劲”、进而“阶及神明”的理论基础。

以拳证道 目录

序一 感悟太极拳道
序二 学太极 悟人生
序三 拳与道的关系
自序 自悟

引 言

诠 说
前 言
**章 知阴阳
第二章 明动静
第三章 辨刚柔
第四章 分虚实

理 法
**章 何谓道
第二章 何谓拳
第三章 何谓无
第四章 何谓中
第五章 何谓空
第六章 何谓松
第七章 说 紧
第八章 说 重
第九章 说 舍
第十章 说 运
第十一章 何谓沉
第十二章 何谓分
第十三章 何谓劲
第十四章 何谓势
第十五章 何谓变
第十六章 何谓机
第十七章 何谓应

文献辑录
一 张三丰(《太极拳经》)
二 王宗岳(《太极拳论》等)
三 佚名(待考《十三势歌》)
四 杨氏太极拳老谱(《八门五步》等)
五 武禹襄(《四字秘诀》)
六 李亦畲(《撒放秘诀》等)

习悟心得
身体的智慧 生命的真意
《以拳证道》读感
感悟太极拳道
太极拳道习悟谈

后 记

以拳证道 作者简介

李光昭先生,自幼在父亲、太极大师李树田先生的熏陶、引领下,与太极拳道结下不解之缘16岁起正式随父习练太极拳。李树田先生自1926年起师从京城太极名家白旭华习练杨氏太极拳。白旭华先生曾与田兆麟先生同时深得杨健侯、杨少侯父子两代人的亲传,尤其是太极黏杆、太极推手功夫造诣极深。后又从师于徐嵩霖(字岱山)习练杨氏小架、太极刀等功法,是得到少侯内功真传的极少数人之一。 五十余年来,作者遵循“悟道炼己、修拳做人”的父训,沿着“明理、身证、体悟”知行合一的拳修之路,坚持追求“以拳修道、以拳证道、以拳入道”之高境界,把深悟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作为太极拳修为之正经法门;把太极拳道修为中身心之实证,作为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堂奥之金钥匙。 作者家学渊源、内功沉厚。在拳道修为过程,把理法提炼出一须三要之核心,把心法摸索出一求三修之主旨,把功法总结出一拨三能之法要,从而在太极拳道的修为、传承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独具新意的路径。

以拳证道

http://book.00-edu.com/tushu/sh2/2020-09-24/2734778.html